老年人健康飲食四法則“淡雜鮮野”
生活中有很多的疾病威脅著我們的健康,引發疾病的因素有很多,俗話說,病從口入,我們的健康與日常的飲食有著密切的聯系,飲食不當會給你帶來很多的健康隱患,下面我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長壽老人的飲食四原則。
(一) 淡
少鹽淡食時如皋人的飲食習慣,他們炒菜時幾乎不怎么放鹽,一大家人通常要兩三個月才能吃完一包500克的鹽,這在其他地方的人看來都有點不可思議。明代學者陳繼儒在《養生膚語》中就講了一個少吃鹽讓人長壽的小故事。他說,他曾經到過一個地方,那里有兄弟三人,都80多歲了,身體還非常強壯健康。他問三兄弟養生秘訣,三人回答說:“我們這里不產鹽,吃鹽比較困難,所以我們就盡量少吃鹽,而且每天堅持干農活,其他沒什么。”
明代著名養生家王蔡也在他的《修真秘要》中強調:“酸味傷于筋,苦味傷于骨,甘則不宜肉,辛多敗正氣,咸少促人壽。”他提倡飲食要五味調和適中,任何一味偏多,都會對身體造成損害,特別是鹽不能吃得太多,否則會使人短壽。
純粹從生理需要角度來講,成人每天吃1克鹽就足夠了,當然,那樣飯菜未免太沒味道,所以世界衛生組織簡易成人每天吃鹽不超過6克。南方人飲食本就清淡,一般不會超過這個量,但北方人口味偏重,覺得鹽、醬油放少了,菜就沒法吃,而且炒菜之外,還要吃腌的咸菜、咸肉、咸蛋等食品,每天鹽的攝入量肯定超標。長此以往,必然身體健康堪憂,還談什么長壽。建議多向如皋人學習,炒菜時少放鹽,或者用糖、醋、姜、蔥、胡椒、大蒜等來替代鹽和醬油調味,堅持下去,您也能像陳繼儒遇到的那三兄弟一樣活得很長。
(二) 雜
所謂“雜”,就是粗糧、細糧混著吃,葷菜、素菜搭配吃。由于如皋濱江臨海、地形平坦,兼有海陸物產,所以,這里雜糧、瓜果、蔬菜、魚蝦、肉蛋等產品十分豐富,這就決定了如皋人的營養攝食絕不單一。據當地長壽研究所調查資料顯示,如果百歲壽星中有93%的人既吃大米、白面等細糧,又吃玉米、大麥等粗糧。主食之外,還搭配蔬菜、水果、干果等,既有正餐,又有小吃、零食,相當豐富和多元。
早餐:粥、包子、燒餅、脆餅、馓子、玉米糝兒粥、蕎麥餅、山芋餅、咸鴨蛋、香腸、肉松、餅醬、咸菜、乳豆腐。
午餐:米飯、面條、大麥面、蕎麥面湯、肉禽類、魚、蝦、蛋類、菌類、油菜、菠菜、韭菜、絲瓜、黃瓜、西紅柿、草莓。
晚餐:除午餐中的品種之外,還有粥、饅頭、香腸、茶干、豆腐乳、零食、炒米、脆餅、馓子、蘋果、蘿卜、花生、白果。
從上面的三餐食譜中,我們不難看出如皋長壽飲食“粗細搭配、葷素兼有”的特點。
我們知道:任何一種食物都不能單獨滿足*所需的各種營養素,所以只攝入但以食品肯定會造成*營養素的缺失。我國傳統中醫自古就有“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的說法,認為吃得越雜,越有利于*陰陽平衡和臟腑協調。
我們從日常生活的經驗中葉可以看出,如果我們在一個山坡上中同一種樹木,成活的就很少,而且長勢也不會太好。而像原始森林那樣,植物林林總總、千差萬別,就能生機繁盛、郁郁蔥蔥。要知道,自然界的食物鏈、營養鏈都是相互依存的,*各器官也不例外。
從飲食美學的角度來說,只習慣吃幾種食物,人的口味會產生審美疲勞。而經常以不同品種和不同口味的食物來調適生活合適如皋老人的一種飲食趣味。
-
對中老年人的8條飲食建議中老年人消化功能減弱,易引起消化不良,反復發作就會對健康產生影響,根據中老年人的生理特性及營養需求,歸納出以下9項適用中
-
老年人保健常識上了年紀之后,身體的各項機能都開始衰老,這時做好保健尤為重要。 合理膳食是基礎在現實生活中,關乎老年人健康長
-
老年人跳舞健身需方法適當,否則將適得其反目前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外出活動的人也越來越多了,廣場上,公園里的老人們又開始跳舞鍛煉,跳舞是一種很好的健身方法,不像
-
老人延年益壽需做養精、健腦、養神的活動根據中醫保健專家的建議,老年人多參加運動是延年益壽的最好方法之一。運動也分很多種,而老年人由于身體的原因不太適合比較劇烈
-
老人如何養生 可以試著這么做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老年人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養生才是最好的老年人,養生的話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好的效果,給我們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