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患上靜脈血栓的人群 平時要做好預防
春季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期,尤其是老年朋友們,在這個時期應該更加愛護自己的身體,避免疾病找上身。靜脈血栓是威脅老年人生命安全的一種常見的疾病,一旦出現就會非常嚴重。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做好預防。本文中尋醫問藥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哪些人群最容易患上靜脈血栓,應該如何進行預防。下面趕緊了解下吧。
哪些老年人容易患靜脈血栓?
1、高齡老年人
老年人由于心肺功能衰減、血液流速減慢,血液凝固度增高,往往呈高纖、高黏狀態。血流緩慢和高凝狀態又互相影響,下肢靜脈回流障礙,加之小腿肌肉的泵作用減弱使血液淤滯,往往易形成靜脈血栓。
2、長期臥床者
長期臥床者往往出現血流滯緩,在正常情況下,血液流動需要一定的流向和流速,才不易形成血栓。如果血液流速緩慢,就會增加血液中有形成分與血管壁接觸的機會,尤其是血小板與血管內膜接觸的機會增多,就有可能沉積黏附在血管內膜上,構成血栓形成的核心。另外,血液緩慢還可以激活凝血酶和其他凝血因子,在局部達到凝血所必需色濃度而形成血栓。
3、惡性腫瘤
各種惡性腫瘤,在崩解產物中均含有促凝血因子,使血液呈高凝狀態,血液的黏滯可使血液流速減慢。血流減慢又可導致血小板聚集,血細胞及纖維蛋白沉積,各種凝血因子增高,又加重血液的凝固度,導致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
4、腎病綜合癥
腎病綜合癥患者存在高凝血癥,因為低蛋白血癥時,花生四烯酸和血漿蛋白結合減少,從而促使血小板聚集和血栓TXA增加,血液中凝血因子發生改變,促凝集和促凝血因子增高,抗凝集和抗凝血因子下降及纖維蛋白溶解機制受到損害,可以引起腎、肺和周圍靜脈血栓形成。
5、動手術者
術中、術后均可引起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創傷、手術使機體處于應激狀態,嚴重的失血造成血液濃縮,血細胞相對增多,這些因素增加了血液凝固作用,可誘發靜脈血栓形成。術后由于長時間臥床,血流緩慢,并發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發病率亦很高。
-
對中老年人的8條飲食建議中老年人消化功能減弱,易引起消化不良,反復發作就會對健康產生影響,根據中老年人的生理特性及營養需求,歸納出以下9項適用中
-
老年人保健常識上了年紀之后,身體的各項機能都開始衰老,這時做好保健尤為重要。 合理膳食是基礎在現實生活中,關乎老年人健康長
-
老年人跳舞健身需方法適當,否則將適得其反目前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外出活動的人也越來越多了,廣場上,公園里的老人們又開始跳舞鍛煉,跳舞是一種很好的健身方法,不像
-
老人延年益壽需做養精、健腦、養神的活動根據中醫保健專家的建議,老年人多參加運動是延年益壽的最好方法之一。運動也分很多種,而老年人由于身體的原因不太適合比較劇烈
-
老人如何養生 可以試著這么做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老年人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養生才是最好的老年人,養生的話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好的效果,給我們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