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糖不發胖是誤區 大量攝入可致腹瀉和痛風
很多人在糖類的認識上,會覺得果糖是健康的,吃多少都不會發胖,因而在選擇食物上會選擇含果糖的甜食,其實這樣的認識是錯誤的,果糖也有增肥隱患,而且大量攝入,是會增加腹瀉和痛風的危險的。
■ 名詞解析
果糖并非水果中提取的糖
“果糖是一個科學詞匯,它的英文是fructose,它是一種單糖,化學結構與葡萄糖略有不同。也就是說,果糖是一種化合物,并不是泛指‘水果中的糖’。天然存在的甜味糖常見4種:蔗糖(日常吃的白糖)、麥芽糖(飴糖)、葡萄糖和果糖,其中蔗糖、葡萄糖和果糖都天然存在于水果中,只是比例不同。比如說,西瓜中果糖比例大些,而橘子中比例小些。”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中國營養學會理事范志紅說,雖然果糖這個詞讓人聯想到水果的天然、美好和健康,但實際上,果糖既不代表來自水果,也算不上一種“特別健康”的糖。超市中所銷售的果糖產品,可能會以健康食品配料的身份出現,消費者要小心被誤導。
■ 誤區辨偽
誤區1 果糖不發胖
不能幫助控制食欲,更有增肥隱患
許多人認為果糖是健康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印象?多是來自許多果糖生產廠家打出的健康牌——果糖的升糖指數(Glycemic Index,GI)較低,升糖指數是糖尿病研究中發展起來的概念。所以,果糖一度被當作“好糖”推薦給糖尿病病人,因為傳統觀念認為升糖指數低的食物有利于保持體重。
“無論果糖、葡萄糖、蔗糖還是淀粉,其所含能量都一樣,都是每克4千卡。”專家說,“果糖雖然不容易升高血糖,但照樣可以在肝臟中合成脂肪,導致血脂升高,甚至內臟脂肪增加,并不能幫助控制肥胖。”甚至在預防肥胖方面,果糖的“軟肋”非常明顯——因為不能明顯快速升高血糖,所以人們不會因此產生飽感,繞過了食欲調節機制。喝葡萄糖水和蔗糖水多少會讓人覺得飽,喝含果糖的飲料卻一點不覺得飽,不能幫助控制食欲,更有增肥隱患。
果糖和葡萄糖的分子雖然相似,但在體內的代謝途徑完全不同。首先,葡萄糖會誘發身體分泌胰島素和瘦素,這兩種激素具有‘飽足信號’的功能,能讓人更加容易感覺飽而減少進食。而果糖不具有這種能力,因此也就會吃得更多。
誤區2 果糖很健康
大量攝入增加腹瀉和痛風危險
“果糖進入體內,也比葡萄糖更加容易轉化成甘油三酯,最終產生更多的脂肪,并在內臟囤積。不僅如此,長期攝入大量果糖,還會導致胰島素抗性的增加。胰島素是調節血糖的關鍵,胰島素抗性的增加意味著胰島素對血糖變化的敏感性下降,嚴重的就導致糖尿病。”果糖的這種代謝方式會造成胰島素的耐受性,即胰島素作用的靶器官對胰島素作用的敏感性下降,引發其他疾病如高血壓和高血脂等。
另外,果糖能夠促進腸胃細菌增殖,可能會導致不耐受問題,容易拉肚子,尤其是消化能力較弱的人要少吃高果糖比例的水果,少喝高果糖的清涼充氣飲料。范志紅說:“由于果糖有在低溫下變得更甜的性質,它在清涼飲料中往往含量較高。”
人們知道吃海鮮時喝啤酒會增加痛風幾率,但是卻不知道吃海鮮時多喝甜飲料也會讓痛風的危險上升。因為果糖能促進內源性尿酸的合成,流行病學研究也證明多喝甜飲料會增加患高尿酸血癥和痛風的危險。
相關文章
-
測試:哪種男人最讓你著迷對女生來說,在愛情上,輕易地卸下那道為了保護自己而設下的心防,輕易地接受一個人,實在不是件容易的事,如果是你,你知道什么
-
家庭幸福,男人一定要做到這十句話對于一個家庭來講,沒有什么比夫妻和睦更重要的了,夫妻恩愛和睦是一個家庭幸福的基礎,而對于維護好這一份美好,男人更應該多用
-
試試針灸治療坐骨神經痛針灸對于治療和緩解坐骨神經痛,有很好的效果,得到很多患者的青睞,坐骨神經痛是指沿坐骨神經通路及其分布區的疼痛。分原發性和
-
月經期如何保健?怎樣預防月經不調月經期間應該要學會放松身心,并且要注意情緒的調節,及時調節中樞神經功能,能有效調理月經不調的問題,女人性在月經期間需要做
-
壓力大怎么辦 教你6個Tips壓力大怎么辦?生活中、工作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壓力,尤其白領一族的壓力更大。壓力過大的話會給我們的的身心健康帶來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