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虛體質的人吃什么補氣
生活中常見氣虛患者,氣虛患者通常四肢肌肉失養,周身倦怠乏力;精神萎頓,頭昏耳鳴,氣虛給患者的健康帶來了極大的危害,那么氣虛患者吃哪些食物可以補氣呢?下面為大家介紹幾種常見的補氣食材及飲食建議。
1.常喝小米粥
做法:小米適量,小火慢慢煮熟,氣血不足者可加紅糖少許。
功效:小米具有健脾和胃、補益虛損、和中益腎、除熱、解毒之功效,還可以治療脾胃虛熱、反胃嘔吐、消渴、泄瀉等疾病。《本草綱目》說,小米“煮粥食,益丹田,補虛損,開腸胃”。
經常喝小米粥,可以溫補脾腎,增強生命力,對身體虛弱的人不失為一帖補養良方。
2.飲食建議
(1)提倡吃面食
“先后天衰弱,當以善于保養為事。若欲靠食物滋養,食素人宜多吃麥。食麥之力大于米力不止數倍。光吃了面食,則精神健壯,氣力充足,音聲高大。米則只可飽腹,無此效力。麥比參力尚高數倍。有錢人服參,乃是錢無處用,故作此消耗耳。非真能補人也。”
(2)提倡吃豆油
“又大磨麻油亦能補人,小磨麻油以炒焦枯了,力道退半,人但知香,實則是焦味耳。”黃豆,豆油,補料最多,宜常服之。早間粥中,宜下磨破之黃豆。平常食油,專用豆油,較比豬油,補力更大。
(3)佐以干果食療
“蓮子、桂圓、紅棗、芡實、薏米,皆可滋補,豈必須血肉方能滋補乎?”
(4)五仁粥
做法:蓮子十粒、桂圓(剝掉外殼)十枚、紅棗(掰開)十二枚、芡實(大型超市或藥店都有)一兩、薏米一兩,一起用小火熬粥。
功效:補氣化濕,固腎強精。
粥中之蓮子,可以補脾止瀉,益腎澀精,養心安神;桂圓補益心脾,養血安神;紅棗補中益氣,養血安神;芡實可以開胃助氣,固腎澀精,補脾止泄。此四種配伍相輔相成,溫補脾腎,養血安神,同時佐以薏米,其性味甘淡微寒,功用健脾利濕,流通濕氣,正可兼制桂圓之熱,溫陽而不助火,又可反佐紅棗之膩,使補虛而不留濕。諸種補養食品相配,共奏補氣養血、固腎強精之效。
“藥補不如食補”,滋補粥長期服用,對于氣血不足、脾虛久瀉、遺精帶下、心悸失眠、怔忡健忘、血虛萎黃等現在社會常見虛弱類疾病確有良效。其中加大桂圓、大棗的量,便可以對治失眠,不過要注意一點,桂圓與大棗陰虛者要慎用。加大蓮子、芡實的量,針對脾胃虛弱、瀉下、遺精的患者。加大薏米的量,針對濕氣較大的肌肉酸重、關節疼痛、水腫、腳氣、白帶、肺膿瘍患者。此外,現代研究中發現薏米里含有抑制癌細胞的成分,因此對于癌癥患者,薏米粥不失為調養身體的佳品。
3.補精粥
做法:黑豆、芡實、板栗、山藥各等分,放在一起文火煮粥。同時吃黑芝麻鹽。
黑芝麻具有補肝腎、潤五臟、益氣力、長肌肉、填腦髓的作用,可用于治療肝腎精血不足所致的眩暈、須發早白、脫發、腰膝酸軟、四肢乏力、步履艱難、五臟虛損、皮燥發枯、腸燥便秘等病癥。元代的名醫朱丹溪稱贊黑芝麻的功效說,“入肝、脾、腎三經,補虛贏,耐饑渴寒暑,填堅髓骨,益氣力,長肌膚,明目輕身,延年不老,益元陽,興陰莖”,“其補益之功,不可思議”。
黑芝麻最好的吃法,就是把芝麻從超市買來,炒一炒,炒干后碾成細末,混入少量的食鹽,做成芝麻鹽,每次吃飯的時候撒到饅頭上或放到粥里面一起吃,又好吃又補腎。
以上為大家介紹了幾種補氣的食物,其實補氣的食材不僅僅只有以上的幾種,還有人參、西洋參、白參(生曬參)、野山參、紅參(朝鮮參、高麗參)等。另外,氣虛的人要少吃山楂、佛手柑、檳榔、大蒜、苤藍、蘿卜纓、香菜等。
好文推薦:
-
4種食物適合冬季滋補冬天吃什么好?俗話說:冬令進補,春天打虎。寒冷的冬季,除了保暖至關重要,適量進補、合理膳食尤其關鍵,只有提高體質增加抵抗力后,
-
糖尿病患者能吃米飯?來聽聽專家怎么說我們都知道糖尿病,而且糖尿病的并發癥也是非常多的,其實糖尿病的發生和飲食也會有著很大的關系的,那么糖尿病的患者在生活中到
-
糖尿病患者要吃燕麥 叫小米效果更佳糖尿病的患者在吃燕麥的情況下,其實好處也是非常多的,因為這個燕麥的一些脂肪也是非常少的,而且糖分也是非常少,而且也不會引
-
中藥飯前還是飯后吃 注意它的時間才可以有了疾病的情況下,一定要記得可以通過藥物的方式去改善,那么對于這個中藥,大家也是非常熟悉的,中藥應該要在飯前吃還是在飯后
-
枸杞泡水有什么作用?枸杞泡水三大驚人功效枸杞泡水喝具有補腎益精的功效,有利于腎臟的健康,可以改善腎虛狀況,能緩解身體疲勞的問題,能夠增強身體的力量,還可以改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