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辨治氣虛發熱 內傷發熱
氣虛發熱在臨床上誤診、誤治者比比皆是,這與辨證施治不當有很大關系。
中醫認為,氣虛發熱是內傷發熱中的一種特殊類型。表現為發熱綿綿,惡風自汗,神怯氣短,易受外感,面色胱白,舌淡,苔白,脈細數而無力。這種發熱多因素體虛弱,或大病之后元氣虧虛,衛陽不固,營衛不和,以致表里俱虛,氣不歸元,陽氣浮越于外而發熱。對于這種發熱,傳統的中醫治療方法是補中益氣,用補中益氣湯甘溫以除大熱,但用藥后效果往往不理想。
筆者經過長期的臨床觀察發現,在補中益氣湯的基礎上,加用調和營衛的桂枝湯加減則療效大增。藥用黃芪、太子參、白術各15克,當歸、白芍各10克,炙甘草6克,大棗5枚,生姜、升麻、柴胡、桂枝各3克。伴有脾虛納呆者,配麥芽、山楂各15克;心悸自汗者,配麥冬、五味子各10克;陰火內生者,配黃柏、知母各6克。每日1劑,水煎分兩次服,10天為一個療程。一般1—2個療程即可治愈。
補中益氣湯出自金代李東垣的《脾胃論》。由黃芪、炙甘草、人參、當歸、橘皮、升麻、柴胡、白術組成。功能補中益氣,升陽舉陷。主治脾胃氣虛,少氣懶言,四肢無力,困倦少食,飲食乏味,不耐勞累,動則氣短者;或氣虛發熱,氣高而喘,身熱而煩,渴喜熱飲,其脈洪大,按之無力者;或氣虛下陷,久瀉脫肛者。
桂枝湯出自東漢末年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由桂枝、芍藥、生姜、大棗、甘草組成。功能解肌發表,調和營衛。主治外感風寒,頭痛發熱,汗出惡風,鼻鳴干嘔,苔白不渴,脈浮緩或浮弱者。
補中益氣湯合桂枝湯治氣虛發熱時,筆者在兩方藥物和劑量上作出適當調整,因該證多虛不受補,故減小部分藥物劑量,以緩緩圖之,防止溫散太過。將人參換成太子參,做到補氣而不溫燥,益氣之中不忘生津,以克服孤氣不長之患。
相關文章
-
總是需要熬夜?可這樣做來降低危害在現在這個生活中,我們都知道工作壓力也是越來越大了,如果是經常熬夜加班的情況下,真的是非常危險的,那么熬夜非常傷害身體健
-
日常久坐頸椎難受 哪些食療可以緩解痛苦?在現在這個生活中越來越多的人都是特別不喜歡做運動,而且日常生活中工作也是特別的繁忙的,很多的白領朋友們經常在辦公室一坐就
-
呼吸道感染怎么回事?正確認識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與環境因素有密切關系,與飲食因素也有密切關系,避免接觸有害氣體,減少有害氣體的吸入,否則很容易誘發呼吸道感染疾
-
中醫如何有效治療糖尿病?中醫治療糖尿病效果比較顯著,做好相應的保健工作,能改善糖尿病的癥狀,盡量將血糖控制在正常的范圍內,這樣做可有效減輕糖尿病
-
糖尿病護理措施有哪些?糖尿病會給患者造成非常大的困擾,糖尿病的患者應該要控制好血壓,避免血壓波動過大,并且要盡早采取治療措施,尤其要注意精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