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氣功的養生史
氣功,作為醫療保健,其歷史源遠流長。它起源于唐堯時期,奠基于春秋戰國,以后歷代有所發展。遠在兩千多年前先秦時期的醫學著作和其他著作中,就有關于氣功的論述。道家的老子、莊子,都在他們的著作中提到了古代的氣功,如《老子》中的“虛其心,實其腹”、“致虛極,守靜篤”、“專氣致柔,能嬰兒乎”,《莊子》中的“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伸”等,均是講練功的。現存最早的且完整地描述呼吸鍛煉的,要數戰國初年石刻文中的《行氣玉佩銘》。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一批簡帛醫書中,就有描述氣功的帛書帛畫。《黃帝內經》中亦有不少地方與氣功有關,如《素間·刺法論》的“腎有久病者,可以寅時面向南,凈神不亂思,閉氣不息七遍,以引頸咽氣順之,如咽甚硬物,如此七遍后,餌后下津令無數”等。氣功一詞,首見于晉時許遜《凈明宗教錄》的“氣功闡微”,但這一詞在古代未普遍使用,而是直到現代才盛行起來;在古代,仍稱為導引、吐納。服氣等。葛洪在其《抱樸子》中,對氣功養生的經驗和方法作了較詳細的記載。南北朝時代,陶弘景輯錄了六朝以前的氣功養生經驗,編輯成《養性延命錄》,占該書之半的《服氣療病》和《導引按摩》兩部分,有些內容與目前在應用的動靜功法極為相似。
巢元方《諸病源候論》中,于絕大部分證候下都載有導引、吐納的方法,約有260余種,可說是隋代以前氣功療法的一次總結。孫思邈的《攝養枕中方》一書,其中導引、行氣兩節,專論古代氣功。孫氏特別強調“氣息得理,即百病不生”的呼吸鍛煉作用。他還介紹了六字訣的具體運用,以及動功“天竺國按摩婆羅門法”計十八勢、“老子按摩法”計四十九個動作。
兩宋金元時代,道教內丹術興起,古代氣功開始融合其中某些部分,這是該時期氣功發展的特點。《圣濟總錄》是北宋政和中官修的方書,卷帙浩大。原書未有咽津、導引、服氣三部分,是專論氣功的。進入明清時代,古代氣功發展的特點是更廣泛地為醫家所掌握、所應用,氣功養生的專著各在60余種以上。如《保生秘要》列述了近四十種病癥的導引運動方法。明朝名醫李時珍所著《奇經八脈考》中,記載了一些練功方法,提出了“內景墜道,唯返觀者能照察之”的練功體會。清朝汪切庵所著《醫方集解》中,記載了調息功的詳細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項。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在政府的中醫政策指引下,氣功療法更得到了蓬蓬勃勃的發展,被越來越多的人廣泛作為一種強身健體的手段。
巢元方《諸病源候論》中,于絕大部分證候下都載有導引、吐納的方法,約有260余種,可說是隋代以前氣功療法的一次總結。孫思邈的《攝養枕中方》一書,其中導引、行氣兩節,專論古代氣功。孫氏特別強調“氣息得理,即百病不生”的呼吸鍛煉作用。他還介紹了六字訣的具體運用,以及動功“天竺國按摩婆羅門法”計十八勢、“老子按摩法”計四十九個動作。
兩宋金元時代,道教內丹術興起,古代氣功開始融合其中某些部分,這是該時期氣功發展的特點。《圣濟總錄》是北宋政和中官修的方書,卷帙浩大。原書未有咽津、導引、服氣三部分,是專論氣功的。進入明清時代,古代氣功發展的特點是更廣泛地為醫家所掌握、所應用,氣功養生的專著各在60余種以上。如《保生秘要》列述了近四十種病癥的導引運動方法。明朝名醫李時珍所著《奇經八脈考》中,記載了一些練功方法,提出了“內景墜道,唯返觀者能照察之”的練功體會。清朝汪切庵所著《醫方集解》中,記載了調息功的詳細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項。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在政府的中醫政策指引下,氣功療法更得到了蓬蓬勃勃的發展,被越來越多的人廣泛作為一種強身健體的手段。
相關文章
-
冬季運動注意什么?適當運動強身健體冬季適當運動對身體有多種好處,冬季運動一定要做好熱身運動,盡量選擇合適的有氧運動,有氧運動對人體好處多,冬季運動不宜過早
-
幾種氣功適合白領養生 練起來我們都知道,雖然白領看著光鮮亮麗,工資比平常人要高,但是大家卻不知道,他們的健康因為高強度的工作,已經被嚴重的影響了,所
-
哪些瑜伽動作讓你更健康 你知道嗎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愛上了瑜伽,因為我們知道,瑜伽是有很好的養生保健功效的,而且對我們的身材也是有很大的幫助,那么你知道嗎
-
散步有哪些好處 益于心血管系統如今我們越來越重視保健養生,養生的方法有很多,運動養生就是大家喜歡的一種運動形式,其中的散步就是一種簡單且便捷的養生方式
-
上班族如何進行抗疲勞大家想必都非常了解,現如今不管在日常生活中,還是處在緊張繁忙的工作當中,為之人們的身體都感到非常的疲憊,繼而身體總是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