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飲酒的方法是什么呢?
生活中有很多的人都喜歡喝酒,喝酒對身體有好處,但是要注意自己的飲酒量,大量的喝酒對身體的危害是很大的,大家應該注意身體的調理方法,少喝酒,避免造成自己的身體受到影響,我們應該正確的喝酒,那么,正確飲酒的方法是什么呢?
1.常飲質量好、度數低的酒
古人對酒的品質十分講究。早在周代,酒便有了《五齊》、《三酒》之分。五齊是按酒的情獨及味的厚薄分為五等,三酒是依據酒的釀造時間和長短而劃分的。并認為不應該飲用那些度數髙而質量低的烈性酒,而應該適量飲用一點味淡而質量較好的酒,這一觀點深為后世注重養生的人所重視。
2.飲時心境要好
古人認為,酒不能亂飲,只有在身體和情緒正常的情況下才能飲用,身體不適、過分憂愁或盛怒之時都不能飲酒。否則會損害身體健康。秦人徐坷在《情裨類鈔》中談到飲食衛生時說:“于飲食而講衛生,宜研究食時之方法,凡遇憤怒或夏郁時,皆不宜食,食之不能消化,易于成病,此人人所當切戒者也。”飲酒更應如此,按中醫的理論說,人在發怒時,肝氣上逆,面紅耳赤,頭痛頭暈,如再飲酒,加上乙醇的作用,勢如火上澆油,更宜失控,以致造成不堪設想的后果。
古人為使飲酒時的情緒達到最佳狀態,也摸索出了至今看來仍可仿效的辦法。
選擇合適的時機:如涼月好風,袂雨時雪;花開滿庭,新釀初熟;舊地故友,久別重逢時飲酒,可達到賓主皆歡的愿望;而在日炎風燥,渡陰惡雨;近暮思歸,心情煩躁時則不宜飲酒。
選擇合適的場合:無論在花前月下,泛舟中流的露天場合,還是在宅舍酒樓,只要使人感到幽雅、舒暢,便是飲酒的最佳場合。
3.溫酒而飲
古人飲酒多溫熱了喝。商周時期的溫酒器皿等,便是有力的證明。酒何以溫而飲之?元人賈銘說:“凡飲酒宜溫,不宜熱”。但喝冷酒也不好,認為“飲冷酒成手戰(即顫抖)”。明人陸容在《寂菽雜記》中記載了自己的親身感受和經歷:“嘗聞一醫者云:‘酒不宜冷飲’頗忽之,謂其未知丹溪之論而云然耳。”
4.飲必小咽
現代人飲酒常講究干杯,其實此種飲酒方法并不科學。正確的飲法應該是輕酌慢飲。《呂氏春秋》說:“凡養生,……飲必小咽,端直無戾。”明龍遵釵在《飲食紳言》中說:“喝酒不宜太多大急”,否則會損傷腸胃和肺。
5.勿混飲
元人貿銘在《飲食須知》中說:“嘗不害生也。”酒也是如此,各種不同的酒中除都含有乙醇外,還含有其他一些互不相同的成分,其中有些成分不宜混雜。多種酒混雜飲用會產生一些新的有害成分,會使人感覺胃不舒服、頭痛等。《清升錄》酒不可雜飲。飲之,雖善酒者亦醉,乃飲家所深。”另外,藥酒也不宜用作飲宴用酒。藥酒中一般合有多種中草藥成分,如作飲宴用酒,某些藥物成分可能和食物中的一些成分發生化學反應,令人不適。
6.空腹勿飲
中國有句古語叫“空腹盛怒,切勿飲酒”,認為飲酒必佐佳肴。唐孫思邈《干金食治》中也提醒人們忌空腹飲酒。因為酒進入*后,乙醇是靠肝臟分解的,肝臟在分解過程中又需要各種維生素來維持輔助,如果此時胃腸中空無食物,乙醇最易被迅速吸收,造成肌理失調、肝臟受損。因此,飲酒時應佐以營養價值比較高的菜肴、水果,這也是飲酒養生的一個竅門。
溫馨提示:大家應該注意自己的調理方法,不要大量的喝酒,這樣的危害是很多的,尤其是在春節期間,更應該注意自己的身體調理方法,合理的進行休息,少喝酒,同時也要注意自己的腎臟護理方法,喝酒之后應該多吃水果如香蕉。
-
詳解幾種春季自制藥酒的方法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很注重養生,在我的印象里,養生這個詞會自動匹配到老人身上,而現在我旁邊的90后小女生也是保溫杯里泡枸杞了
-
值得收藏!補氣血藥酒配方大全喝養生藥酒是一個比較常見的養生方式,不同的藥酒有不同的養生功效,這里面的學問還是挺大的,據我們尋醫問藥的中醫介紹,氣血充
-
枸杞泡酒有哪些功效?活血通經枸杞泡酒對人體有諸多好處,枸杞具有調節免疫力的作用,并且具有抗氧化的功效,能延緩機體衰老,具有保肝護肝的作用,并且具有明
-
春季自制藥酒的方法你知道幾種呢    
-
補氣血藥酒大全 讓你喝出好氣色藥酒是保健養生,防病治病的傳統療法之一,氣血不足時生活中常見的情況之一,那么有哪些補氣血藥酒呢?喝哪些藥酒能起到補氣養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