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陰清熱河蚌肉
河蚌,又名河歪、河蛤蜊、鳥貝等,常見的有角背無齒蚌、褶紋冠蚌、三角帆蚌等數種,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河湖水泊中有出產。
河蚌烹制前取肉洗凈,需摘去其灰黃色的鰓和背后的黑色泥腸;斧足部分要用木棍(或刀把)拍松,否則煮熟后不易嚼動。洗滌時可加點鹽和明礬,去其黏液。
蚌肉入廚大多用于制湯,但也可用燒、燴、燉、煮等烹飪方法。在上海及江浙地區的家常菜肴中就有肉質細嫩,咸鮮香美的"河蚌炒韭芽";色潔白,質脆嫩,咸鮮適口的"春筍炒蚌絲";色澤紅潤,滑嫩爽口,咸鮮微辣的"魚香蚌絲";湯色清淡,蚌肉脆嫩,菜心清爽的"汆蚌肉菜心"等多種菜式。這些菜肴不僅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而且還具有滋補保健的功效。
據測定,每100克蚌肉中含蛋白質6.8克,脂肪0.6克,維生素A 0.202毫克,維生素B1 0.13毫克,維生素E 1.4毫克,鈣39毫克,鐵11.4毫克,磷127毫克,硒29.79毫克。
祖國醫學認為,蚌肉味甘、咸,性寒,具有清熱滋陰、養肝涼血、熄風解酒、明目定狂的功能。主治煩熱、消渴、血崩、帶下、痔瘺、目赤、濕疹等證。
我國民間至今仍流行著一些蚌肉的食療方法,現介紹幾則,供讀者試用。
蚌肉粥 新鮮蚌肉100克,用開水煮洗干凈,下鍋用麻油炒熟,加料酒、鹽、蔥、姜等,盛入碗內。粳米淘凈下鍋,加清水1 000克煮沸,轉文火熬煮成粥,倒入炒熟的蚌肉,稍煮片刻即成。經常食用,有清熱止渴,明目解毒,涼血養肝的功效。
蚌肉湯 新鮮蚌肉150克,洗凈,先用花生油適量下鍋,待油煎香后放入蚌肉,然后加入米酒2~3湯匙及姜汁1湯匙,清水適量同煮,用食鹽少許調味,食蚌肉飲湯。功能和血、除濕、滋陰。適用于婦女體虛、白帶過多及月經期出血過多。
河蚌白果 新鮮蚌肉100克,白果肉24克,黃芪20克,當歸15克,加水適量燉熟,入少許細鹽,吃肉及白果喝湯,每日1劑,連服5日。功能益氣止崩。適用于氣虛崩漏。
河蚌玉米須 蚌肉150克(洗凈切片),鮮玉米須100克(洗凈切碎裝袋),加水適量,在砂鍋里燉熟,加少許調味料,每日1劑,食肉喝湯,連服10日為一療程。功能滋陰清熱利水。適用于高血壓、黃疸型肝炎、膽囊炎、急性腎炎水腫、尿路感染、糖尿病等。
由于蚌肉質硬性寒,不易消化吸收,因此脾胃虛寒、便溏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