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時節 推薦幾款防治胃病藥膳
秋分, 是胃病的多發季節,患有慢性胃炎、胃潰瘍的朋友,更應格外小心,以防舊病復發。下面幾款藥膳對胃病患者有防治的作用。
山藥百合大棗粥:將山藥90克,百合40克,大棗15枚、薏苡仁30克及大米適量共煮粥。每日2次服食。山藥具有補脾和胃之功能;百合清熱潤燥;大棗、薏苡仁健脾和胃,諸物合用具滋陰養胃、清熱潤燥的作用。本粥特別適合胃病中醫辨證屬胃陰不足者,患者常表現為胃脘隱痛、饑不欲食、口干咽燥、形體消瘦、舌紅少苔、脈細。
砂仁羊肉湯:將砂仁10克,白胡椒3克,生姜數片及適量羊肉共煮湯,熟后放入適量食鹽服食。每周3次。其中砂仁溫中化濕、行氣和中;白胡椒、生姜辛溫理氣;羊肉辛溫補虛、養胃散寒。砂仁羊肉湯具健脾散寒、溫胃止痛的作用,特別適合胃病中醫辨證屬脾胃虛寒者,患者常表現為胃脘隱痛、喜暖喜按、泛吐清水、四肢不溫、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脈細。
木耳炒肉片:將黑木耳干品15克用溫水發好、洗凈,豬瘦肉60克切片放入油鍋中炒兩分鐘后,加入發好的黑木耳同炒,再加食鹽適量,清湯少許,燜燒5分鐘即可服食。每周3次。其中黑木耳益胃滋腎、調理中氣,與豬瘦肉合用,可補益脾胃、調理中氣。特別適合因為情志不暢所致的胃病,中醫辨證屬肝氣犯胃者,患者常表現為胃脘脹滿、疼痛連及胸脅、噯氣反酸,每因情志因素而發,苔薄白、脈弦。
除了合理選擇藥膳外,胃病患者的飲食還應注意以下幾點:第一要少食多餐,使胃中經常有食物和胃酸進行中和,防止胃酸侵蝕胃黏膜和潰瘍面而加重病情;第二,避免過多食用對胃黏膜有損傷的食物,如油炸食品、辣椒、芥末、濃茶、濃咖啡、酒及過熱、過甜的食物;第三,不要睡前進食(尤其是飽食),因夜間進食影響胃酸分泌過多而誘發或加重胃潰瘍。
山藥百合大棗粥:將山藥90克,百合40克,大棗15枚、薏苡仁30克及大米適量共煮粥。每日2次服食。山藥具有補脾和胃之功能;百合清熱潤燥;大棗、薏苡仁健脾和胃,諸物合用具滋陰養胃、清熱潤燥的作用。本粥特別適合胃病中醫辨證屬胃陰不足者,患者常表現為胃脘隱痛、饑不欲食、口干咽燥、形體消瘦、舌紅少苔、脈細。
藥膳:泥鰍燒豆腐可補鈣!
+泥鰍燒豆腐
很少有人把這道菜和補鈣聯系在一起。豆腐制作時需加入硫酸鈣(石膏)或氯化鈣(鹵水)作為凝固劑,本身就是富鈣食品,而泥鰍則是魚類中含鈣最多的一種,而且B族維生素和鐵、鋅等微量元素含量也高于普通魚類。
+木耳菜拌芝麻醬
芝麻醬是鈣含量最高的食品之一,而木耳菜是蔬菜當中含鈣量最高者之一,其中胡蘿卜素和維生素C含量也非常豐富,甚至超過番茄的含量。除了木耳菜,莧菜、油菜、芥藍、雪里蕻、空心菜等也富含鈣。但由于蔬菜中含有較高草酸,一定要用沸水焯過,去掉絕大部分草酸之后再烹調,才能保證鈣的吸收率。
砂仁羊肉湯:將砂仁10克,白胡椒3克,生姜數片及適量羊肉共煮湯,熟后放入適量食鹽服食。每周3次。其中砂仁溫中化濕、行氣和中;白胡椒、生姜辛溫理氣;羊肉辛溫補虛、養胃散寒。砂仁羊肉湯具健脾散寒、溫胃止痛的作用,特別適合胃病中醫辨證屬脾胃虛寒者,患者常表現為胃脘隱痛、喜暖喜按、泛吐清水、四肢不溫、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脈細。
木耳炒肉片:將黑木耳干品15克用溫水發好、洗凈,豬瘦肉60克切片放入油鍋中炒兩分鐘后,加入發好的黑木耳同炒,再加食鹽適量,清湯少許,燜燒5分鐘即可服食。每周3次。其中黑木耳益胃滋腎、調理中氣,與豬瘦肉合用,可補益脾胃、調理中氣。特別適合因為情志不暢所致的胃病,中醫辨證屬肝氣犯胃者,患者常表現為胃脘脹滿、疼痛連及胸脅、噯氣反酸,每因情志因素而發,苔薄白、脈弦。
藥膳:黑發潤膚 海帶燉雞
原料
凈雞1只(約重1500克),水發海帶400克,料酒、精鹽、味精、蔥花、姜片、花椒、胡椒粉、花生油各適量。
制法
(1)將雞宰殺,去毛,去內臟,剁成塊;將海帶洗凈,切成菱形塊。
(2)鍋內放入清水,將雞塊下入鍋內,上火燒沸后撇去浮沫,加入花生油、蔥花、姜片、花椒、胡椒粉、料酒、海帶塊,燉燒至雞肉熟爛時,加入精鹽、味精,燒至雞肉入味,即出鍋裝湯盆。
特點
雞肉熟爛,海帶滑潤,味咸香。
功效
雞肉含蛋白質、脂肪、鈣、磷、鐵、維生素A、維生素Bl、維生素B2等,具有溫中益氣、補虛、強筋骨的作用。因其含有豐富的維生素,故有潤肌澤膚的作用。海帶含有豐富的碘,有軟骨散結、烏發的作用。
雞與海帶相燉,具有補虛、益氣、軟堅散結、潤膚烏發的作用。亦可治療淋巴結核、甲狀腺彌漫性腫大。所以,此菜是潤皮、烏發的健美食品。
除了合理選擇藥膳外,胃病患者的秋季飲食還應注意以下幾點:第一要少食多餐,使胃中經常有食物和胃酸進行中和,防止胃酸侵蝕胃黏膜和潰瘍面而加重病情;第二,避免過多食用對胃黏膜有損傷的食物,如油炸食品、辣椒、芥末、濃茶、濃咖啡、酒及過熱、過甜的食物;第三,不要睡前進食(尤其是飽食),因夜間進食影響胃酸分泌過多而誘發或加重胃潰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