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食療為何能防治癌癥呢?
【大公網訊】2月4日是世界癌癥日,今年世界癌癥日的主題是:癌癥同樣可以預防。有專家表示,合理的膳食能讓患癌癥的風險降低30%—40%;而中醫中藥對腫瘤,同樣能夠起到調節機體狀態、扶正培本的作用。請關注——
每年的2月4日是世界癌癥日,今年世界癌癥日的主題是:癌癥同樣可以預防。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現代人的物質生活變得極為豐富,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但患癌癥的人群,卻在不斷上升。據統計,每年全球有1200萬人被確診為癌癥,760萬人死于癌癥。如果不采取行動,預計2030年全世界將有2600萬新增病例,死亡人數達到1700萬人,而其中大多數將發生在中低收入的發展中國家。
40%癌癥有預防潛質
癌癥是全世界首要死因之一。所幸的是,專家估計約有40%的癌癥有預防的潛質。
「合理的膳食就能讓患癌癥的風險降低30%—40%。」衛生部特聘著名健康教育專家趙霖非常形象地說,一個癌字3個「口」,第一個「口」是「海吃」,膳食營養失衡;第二個「口」是「傻喝」,飲酒過量;第三個「口」是「瞎抽」,即煙不離口。人類所患30多種癌癥由此而來。
研究表明,美國每年因癌癥死亡的人群中,有1/3與不良飲食習慣有關,還有1/3患者有抽煙的習慣。
趙霖說,食物中的化學物質會影響基因和基因組表達,而平衡膳食則可避免這種情況,而且,通過接受平衡的膳食結構,可使某些遺傳特征向健康方面轉化。
國際抗癌聯盟提出,降低患癌癥機率可以通過控制煙草吸入、限制大量飲酒、避免紫外線過度照射和治療肥胖來實現。同時,還應該鼓勵適量的體育鍛煉及均衡飲食等健康行為。此外,宮頸癌、肝癌、胃癌等是由于慢性感染等疾病造成的癌癥,人們可以通過疫苗、抗生素、先進的醫學措施、掌握簡單的干預方法等手段來避免感染,從而預防相關癌癥的發病。
長期從事中西醫結合腫瘤臨床與實驗研究工作、主持完成了國家「十五」「十一五」有關腫瘤研究的科技支撐項目、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腫瘤科主任林洪生表示,現代研究證明,中醫中藥對不同腫瘤的不同階段,都能夠起到調節機體狀態、扶正培本的作用。
中西醫結合治療效果佳
「目前對于癌前病變研究越來越深入,我們希望腫瘤不再發生。」林洪生說,「我們與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所共同對河南臨縣食道癌高發區進行過研究。課題組對當地一些大量供給六味地黃丸的村落的農民,與沒有發放的村落相比較,大量供給六味地黃丸的村落農民食道癌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村落。這說明,中醫藥對預防癌癥有效。」
有人會問,什么時候選擇中醫中藥治療腫瘤?林洪生的答案是,要根據患者不同階段和不同病情變化來選擇合適的治療。中西醫結合治療效果優于中醫,也優于西醫。中醫中藥的治療應貫穿于腫瘤治療的全過程,只是每個階段應用的中醫中藥是不同的。比如,手術后和放化療期間,應用一些補養的中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