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喝湯要喝湯渣
很多人在喝湯的時候,不喜歡喝湯渣。中醫指出,雖然湯的營養價值很高,但湯渣里也殘留著大量營養,所以中醫建議冬季喝湯要喝湯渣。
這是因為,即使煲湯時間很長,肉類食物的主要營養成分如蛋白質、鐵質、骨中的鈣質都很難溶解在水中。實驗發現,用魚、雞、牛肉等含不同高蛋白質原料的食品煮6小時后,湯雖然看上去很濃,但蛋白質的溶出率只有6%—15%,還有85%以上的蛋白質仍留在“渣”中。湯里的鐵質不足原料中的1/6,一碗骨頭湯的鈣質僅有幾毫克。而且吃渣的過程中可以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有利于促進胃腸蠕動,加速新陳代謝。
而搭配肉類一起熬湯的蔬菜比如白蘿卜等,雖然其水溶性維生素可以有一部分溶解到湯中,但因為加熱時間長,大部分已經被破壞掉。所以,湯中加蔬菜應隨放隨吃,以免維生素C被破壞。
知道了冬季喝湯要喝湯渣,需要注意的是,熬湯時間并不是越久越好,一般來說1—1.5個小時就足夠了。可適量放入味精、香油等調味品,但不宜多,以免影響湯本來的鮮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