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飯怎么做血糖上升會減慢?
米飯,是中國人的傳統主食。但是常常吃米飯會讓血糖升高,那么米飯怎么做血糖上升會減慢?
實驗方法:用米飯食味計測定,采用國家標準GB/T17891-1999對米飯進行食味測定;同時,對不同處理的米飯進行淀粉組成成分和消化指數的測定。
實驗結果:1.蒸前浸泡。實驗證明,在常溫下將米浸泡1小時后再蒸米飯,米飯中碳水化合物的水解率會增加,加速糊化。浸泡后的米飯,口感更軟糯,但是升高血糖也更快。
2.蒸飯時間。實驗對比了蒸飯半個小時和1個小時后,米飯的糊化程度和消化速度。結果發現,蒸的時間越長,米飯的消化速度越快,升血糖速度越快。
3.米水比例。蒸米飯時水少了太硬,水多了過軟。實驗證明,水越少,消化速度越慢,但這樣又會影響口感。不過,當米水的比例達到1:2時,已經可以令大米淀粉達到充分糊化,口感最好。
4.蒸飯時加油。按米飯重量的1%加入食用油后,發現米飯的香味增加、米粒更加油亮,米飯的黏度也增加了,口感變好了。同時,米飯的消化速度減慢,上升血糖的速度減慢。而且加入少量油后,米飯老化的速度也會減慢。用橄欖油效果最好。
5.蒸飯時加鹽。按米飯重量的1%加入食鹽后,發現米飯的消化作用變快,暗示升血糖速度增加。
6.冷藏回熱。剩米飯冷藏于冰箱中,放置一段時間后重新加熱食用,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做法。實驗對剛蒸出的鮮熱米飯、4℃冷藏24小時后的冷藏米飯,以及冷藏后重新蒸熱的米飯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鮮熱米飯的淀粉消化速度最高,回熱米飯次之,冷藏米飯最低。暗示它們升血糖的速度也按此規律遞減。
知道了米飯怎么做血糖上升會減慢,最后,米飯中加鹽會增加米飯升高血糖的速度,不利于餐后血糖控制,因此糖尿病人要少吃加了鹽的主食,比如拌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