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如何合理烹調食物?
我們都說糖尿病是“閑”出來的病,其實與飲食也息息相關,尤其是食物的加工烹飪方式,那么糖尿病患者如何合理烹調食物?
1.粗糧不要細作。從食物血糖生成指數的概念出發,控制糧食碾磨的精細程度非常關鍵。日常飲食中,糖友飲食要多選用復合碳水化合物和粗糧,尤其富含高纖維的蔬菜、豆類、全谷物等。以面包為例,白面包的血糖生成指數為70,但摻入75%—80%大麥粒的面包則為34,所以,提倡用粗制粉或帶碎谷粒制成的面包代替精白面包。
2.越簡單越好。蔬菜能不切就不切,豆類能整粒吃就不要磨。煮大麥粒的血糖生成指數為41,煮黃豆為18。蔬菜也是一樣,一般薯類、蔬菜等不要切得太碎或成泥狀。寧愿多嚼幾下,讓腸道多運動,對血糖控制有利。
3.急火煮,少加水。食物的軟硬、生熟、稀稠、顆粒大小對食物血糖生成指數都有影響。因此,在烹調時間上,也可以懶一點,除非營養治療的特殊需要外,谷類煮熟不必經過長時間高溫和燉。加工時間越長,溫度越高,水分多,淀粉糊化就越好,血糖生成指數也越高。
知道了糖尿病患者如何合理烹調食物,只要科學搭配、合理烹調,有時候“懶”一點更容易降低食物的升糖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