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款食療方有效防治胃下垂
夏季是胃下垂的高發期,很多胃下垂患者都是在夏季導致很容易復發,下面小編介紹三種有預防效治療胃下垂的食療方法,供大家參考。
人參米肚:
【用料】 新鮮豬肚1只(約500克),粳米100克,人參末50克,白胡椒10克,蔥、姜、鹽、味精各適量。
【制法】 將豬肚洗凈,入沸水中一下撈出;粳米加清水浸泡6小時,取出與人參末、胡椒末、蔥花、姜末、鹽和味精拌勻,納入豬肚中,扎緊肚口,上籠蒸至豬肚酥爛即可。
【用法】 空腹溫食,每劑分5次服用。
【作用】 補虛損,益元氣,健脾胃。
【宜忌】 適宜于胃下垂者服用。
芪杞燉乳鴿:
【用料】黃芪50克,乳鴿1只,枸杞30克,食鹽、味精各適量。
【制法】 將未換毛的乳鴿浸入水中淹死,去毛和內臟洗凈,與黃芪、枸杞同放入碗內,加水適量,隔水燉熟,調入食鹽、味精即可。
【用法】佐餐食用。
【作用】固腎健脾,益氣舉陷。
【宜忌】適宜于胃下垂者服用。
參芪燒鰣魚:
【用料】 鰣魚1條(約重600克),醬牛肉50克,玉蘭片50克,黨參15克,黃花15克,調料適量。
【制法】 將黨參、黃花分別水煎各得濃縮液15毫升;鰣魚留鱗洗凈;醬牛肉、玉蘭片切成小丁。
油鍋燒熱,將魚炸成金黃色撈出,鍋內留油少許,放入蔥、姜、大料、大蒜片、豆醬、辣椒醬同炒至金黃色,加入料酒、適量水、香醋、味精、醬油、白糖,放入炸魚,燒沸后撇去浮沫,加入醬牛肉丁、玉蘭片丁,用文火燉透,倒入黨參、黃芪濃縮液,至湯濃時即可。
【用法】 佐餐食用。
【作用】 益氣補虛,健脾利胃。
【宜忌】 適宜于胃下垂病人服用,也可用于子宮脫垂、貧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