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種菜品是餐館添加劑的“重災區”
很多人喜歡到餐館吃飯,但是中醫專家們提醒,以下6種菜品是餐館添加劑的“重災區”。
炒菜類:杭椒牛柳、宮保雞丁、魚香肉絲——嫩肉粉和色素。
牛肉類炒菜是嫩肉粉的消耗大戶。最典型的就是杭椒牛柳和鐵板牛肉。馮先生透露,其實不僅牛肉加嫩肉粉,只要是不新鮮的肉,都可以加。一般抹過嫩肉粉的肉需要用清水再洗一遍,但現在很多餐館怕麻煩,抹了就直接上鍋。為了讓肉的顏色更好看,市場上銷售的嫩肉粉中都加了亞硝酸鹽,如果長期過量攝入,會引起中毒,甚至癌變。色素是餐館里使用頻率最高的添加劑,無論葷素、湯品還是果汁、主食都可以放,其中魚香肉絲、宮保雞丁等小炒中用得最多。它不僅沒有營養價值,對健康也有害,尤其對孩子的發育危害更大。
湯品類:排骨湯、雞湯——增鮮劑。
餐館里的骨頭湯、雞湯、老鴨湯、牛肉湯不僅聞起來香,喝起來也是滿口濃香,其實不少是用“肉寶王”、“一滴香”等香精勾兌出來的。一斤“肉寶王”可以勾兌500斤高湯,這種高倍濃縮的增鮮劑幾乎都是化學香精,不但營養成分低,還會破壞維生素的吸收,加重肝臟負擔。
海鮮類:鮑魚撈飯、蔥燒海參——鮑魚粉、鮑魚素。
這兩種化學香精能讓食物擁有鮑魚、海參的鮮味。飯店里價格便宜、自助餐里讓人隨便吃的鮑魚、海參,大多都是用它們調配的鮑汁。另外,這兩種菜品還容易添加色素,以掩蓋原本不新鮮的原料,如果顏色發紅,就說明有問題。
火鍋涮菜、麻辣燙類:牛肚、百葉、鴨血——福爾馬林。
為了加快泡發速度和保鮮,不少無良企業都用福爾馬林泡牛肚、百葉等水發類食物,而福爾馬林屬于違法添加物,對口腔、呼吸道、胃腸都有損害。另外,火鍋、麻辣燙的鍋底也會暗藏添加劑,飄香劑、辣椒精、火鍋紅、一滴香等就是“常客”。
糕點類:果味甜品——色素、香精。
五顏六色、各種果味的糕點全靠色素和香精來“打扮”,綠色糕點放綠色素,紅色糕點放橙紅色素等早已成了行業潛規則。
果汁類:西瓜汁、玉米汁、芒果汁——增稠劑、穩定劑、香精。
正常情況下,西瓜、芒果、玉米榨出的汁放置一段時間后,會分為上下兩層,有沉淀物,顏色上深下淺,如果是用增稠劑、穩定劑和香精調的果汁,不但濃稠,而且顏色鮮艷,不會分層。
知道了6種菜品是餐館添加劑的“重災區”,另外,火鍋、麻辣燙的鍋底也會暗藏添加劑,飄香劑、辣椒精、火鍋紅、一滴香等就是“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