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 飲食調理有效改善胃潰瘍
胃潰瘍是常見的胃病之一,胃潰瘍的發生多與日常飲食不節有很大的聯系,所以胃潰瘍患者一定要注意日常飲食調理,下面中醫專家就為患者介紹治療胃潰瘍的飲食調理方。
桃仁豬肚粥
原料和制法:桃仁(去皮尖)、生地各10g,熟豬肚片、大米各50g,料適量。將肚片切細;取二倍水煎取汁,加豬肚、大米煮為稀粥,待熟時調味服食,每日1劑。
功效:可益氣活血,化淤止痛。
雞蛋三七燉
原料和制法:雞蛋一個,蜂蜜30ml,三七粉3g,將雞蛋打入碗中攪拌,加入三七粉拌勻,隔水燉熟再加蜂蜜調勻服食。
功效:可舒肝理氣,和胃健脾,適用于上腹疼痛,嘔吐、伴惡心、噯氣等。
仙人掌炒牛肉
原料和制法:仙人掌50g,嫩牛肉100g,調料適量。將仙人掌去皮刺,洗凈,切細;牛肉洗凈,切片,置熱油鍋中炒熟后,調味服食。功效:可活血化淤,行氣止痛,適用于痛處固定,或痛如針刺等病癥。
佛手扁苡粥
原料和制法:佛手10g,白扁豆、苡米、山藥各30g,豬肚湯及食鹽適量。將佛手水煎取汁,去渣,納入扁豆、苡米、山藥及豬肚湯,煮為稀粥,略放食鹽調味服食,每日1劑。
功效:可瀉熱和胃,適用于胃潰瘍、胃脘灼熱疼痛,口干口苦,心煩易怒,便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