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食療方 溫腎健脾固腸止瀉
夏季是胃腸道疾病的高發期,腹瀉是常見的病癥之一,飲食不節,著涼都會引發腹瀉的發生,那么腹瀉該如何治療呢?下面中醫就為大家推薦迅速緩解腹瀉的食療方,大家不妨來試試。
腹瀉屬中醫“注下”、“后泄”、“飧泄”、“下利”、“泄瀉”等病證范疇。中醫認為腹瀉主要由于濕盛與脾胃功能失調所致。根據臨床表現一般可分為寒濕腹瀉、濕熱腹瀉、傷食腹瀉、脾虛腹瀉、腎虛腹瀉、肝郁腹瀉等證型。
烏梅粥
配方:烏梅15~20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
制法:先凈烏梅入鍋,加水適量,煎煮至汁濃時,去渣取汁,加入淘凈的粳米煮粥,至米爛熟時,加入冰糖稍煮即可。
功效:瀉肝補脾,澀腸止瀉。
用法:每日2次,趁熱服食?勺髟缤聿头。
三色奶
配方:韭菜250克,生姜25克,牛奶250克。
制法:將韭菜、生姜切碎,搗爛,絞汁,放鍋內兌入牛奶煮沸。
功效:抑肝扶脾止瀉。
用法:每日1劑,趁熱1次服完。
荔山蓮子粥
配方:干荔核15枚,山藥15克,蓮子肉15克,粳米50克。
制法:先煎前三味,去渣取汁,后下米煮成粥。
功效:溫腎健脾,固腸止瀉。
用法:可作早晚餐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