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部按摩可有效防治頸椎病
方法一
【取穴】①組:腎、輸尿管、膀胱反射區;
②組:垂體、甲狀腺、甲狀旁腺、腎上腺、肝、膽、上身淋巴腺、下身淋巴腺、肘、膝、外尾骨、內尾骨、內耳迷路反射區;
③組:大腦、小腦及腦干、頸項、頸椎、肩、肩胛骨、胸椎、斜方肌反射區。
【操作】 以輕度手法按摩①組反射區,共7分鐘;以中度手法按摩②組反射區,共10分鐘;以輕、中度手法交替束刺激③組反射區,共15分鐘。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
方法二
【取穴】 腎上腺、腎、輸尿管、膀胱、頸項、頸椎、大腦、小腦和腦于、胸椎、腰椎、內尾骨、外尾骨、肩胛骨、肘、膝、斜方肌、肝、膽、內耳迷路、上身淋巴腺、下身淋巴腺、垂體、甲狀腺、甲狀旁腺反射區。
【操作】 按摩上述反射區,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
方法三
【取穴】 頸椎反射區。
【操作】 用拇、食2指拱成鉗狀,夾住頸椎反射區位置,向前拉伸,然后向左、向右旋轉,再向前拉伸。連續做完上述動作算1遍。用于預防每天早晚各做1次,每次8~10遍;用于治療可每天做多次。
方法四
【取穴】 頸項、頸椎、尾骨、肩、斜方肌反射區。
【操作】 先在局部皮膚上涂凡士林,用拇指指面著力于施術部位,朝心臟方向或向心與逆心各半用力推進。可在反射區域內做緩和的按揉動作。每個反射區連續推100次,每次治療的時間雙足不應少于20分鐘。每日1次。術后飲溫開水一杯。
方法五
【取穴】 頸型:頸項、頸椎、膀胱反射區;
神經根型:頸項、頸椎、肩、肘反射區;
椎動脈型:頸項、頸椎、頭、小腦反射區;
交感型:頸項、頸椎、心、垂體、生殖腺反射區;
脊髓型:頸項、頸椎、腎、下身淋巴腺反射區。
【操作】 臨睡前將雙腳用熱水浸泡10分鐘,使全身放松,擦干后,首先從足趾到足跟來回按摩一遍,然后重點按摩以上反射區,每個反射區按摩3~5分鐘。
方法六
【取穴】 腎、輸尿管、膀胱、頸椎、頸項、斜方肌、脾、肝、甲狀腺反射區。
【操作】 按摩腎、輸尿管、膀胱反射區各3分鐘,頸椎、頸項反射區各4分鐘,斜方肌、脾、肝、甲狀腺反射區各1.5分鐘。
方法七
【取穴】 基本反射區:腎、輸尿管、膀胱。
重點反射區:頸項、頸椎、甲狀旁腺、小腦與腦干、肩、肩胛骨、斜方肌。
輔助反射區:頭部、胸椎、肘。
【操作】 基本反射區按10~20次,重點反射區按40~50次,頸項和頸椎按60~70次,輔助反射區按20~30次。每日按摩1次,每次按摩30~40分鐘,10天為1個療程。
方法八
【取穴】 反射區:頸椎、頸項、大腦、腎、輸尿管、膀胱、肺、肩、斜方肌、頭頸淋巴結、臂部、胸椎、腰椎、骶骨、尾骨、甲狀腺、甲狀旁腺、腎上腺等反射區。
經穴:委中、昆侖、陽陵泉、懸鐘、承山、足三里穴。
【操作】 ①點按腎反射區50次,按摩力度以局部脹痛為宜。②由足趾向足跟方向推按輸尿管反射區50次,推按速度以每分鐘30~50次為宜。③點按膀胱反射區50次,以局部脹痛感為度。④由內側向足外側推按肺反射區50次,速度以每分鐘30~50次為宜。⑤按揉委中、昆侖、陽陵泉、懸鐘、承山、足三里穴各30次,以局部腹痛為宜。⑥點按頸椎、頸項、大腦反射區各100次,以局部脹痛為宜。⑦點按肩、斜方肌、頭頸淋巴結、臂部、甲狀旁腺、腎上腺反射區各50次,以局部脹痛為宜。⑧向足跟方向依次推按頸椎,胸椎,腰椎,骶骨,內、外尾骨反射區50次,各穴連起來推按一次為一遍,速度以每分鐘30~50次為宜。⑨由足跟向足趾方向推按甲狀腺反射區50次,速度以每分鐘30~50次為宜。⑩重復操作步驟①、②、③、④,每個反射區按摩30次。每天按摩1次,10次為1個療程。
方法九
【取穴】 腎上腺、腎、脾、肝、頸椎、頸項、斜方肌、上身淋巴腺反射區。
【操作】 按摩腎上腺、腎、脾、肝反射區各2分鐘,頸椎、頸項反射區各4分鐘,斜方肌、上身淋巴腺反射區各1分鐘。
-
泡腳雖養生,但這三類人泡不得!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的人越來越注重養生,泡腳就是人人皆知的一種養生方法。尤其是現在,天氣很冷,泡完腳整個人都會感
-
艾葉泡腳有什么好處?艾葉泡腳具有祛火的作用,能夠祛除人體內的寒火和虛火,并且具有驅寒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具有調節機體代謝的作用,能有效改
-
求知!足療的歷史由來民間有一種說法,叫“春天洗腳,升陽固脫;夏天洗腳,濕邪乃除;秋天洗腳,肺腑潤育;冬天燙腳,丹田暖和”,其中就透露
-
足部按摩可以健胃養脾嗎?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的壓力慢慢變大,飲食常常不規律,許多人因此上火、便秘、口臭。對脾胃虛弱的人來說,經常活動活動
-
家庭足療保健小常識身體保健是一個永不落伍的話題,最近出現了足療保健這個新話題,足療不但可以讓腳感受到舒適,又可促進血液循環、即可新陳代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