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中藥可泡腳呢
隨著氣溫逐步的下降,使之人們來到了寒冷的冬季,此時人們的活動量在一天天的有所變少,繼而對于體質偏寒的人群身體手腳發生冰涼是非常常見的,尤其是人們的腳部,所以適當的在晚上睡覺前進行中藥泡腳是非常有養生保健作用的。那么,哪些中藥可泡腳呢?
1.當歸:美容養顏,靚膚
當歸桂圓泡腳:當歸40克,桂圓肉25克。將當歸,桂圓加清水適量,煎煮40分鐘,去渣取汁,與2500毫升開水一起倒入盆中,先熏蒸擦洗面部,待溫度適宜時泡洗雙腳,每天1次,每次熏泡30分鐘。
2.生姜:用于腳涼怕冷
生姜泡腳:生姜一塊,紅花1克,鹽適量。用刀拍扁生姜或切片,紅花用紗布包好放在水里一起燒開,再加一勺鹽泡腳。
3.紅花:活血化瘀,治腰酸痛
紅花泡腳:紅花1克,少許鹽。把紅花放入水里燒開,加一勺鹽,先熏腳后泡腳。
4.艾葉:治療多種疾病
艾葉泡腳:干艾葉50—100克。先用水將艾葉煮開,加涼水或待降低溫度后再泡腳;或用熱水浸泡艾葉20分鐘,再加熱泡腳。艾草加姜可治風寒感冒、關節病、類風濕、咳嗽、支氣管炎、肺氣腫哮喘;艾草加紅花可改善靜脈曲張、末梢神經炎、血液循環不好、手腳麻或瘀血;艾草加花椒20粒,適用腳汗、腳臭、腳氣、溫疹。
5.黨參:補氣虛
黨參黃芪白術泡腳:黨參15克、黃芪20克、白術15克。把三味藥加水煎煮后倒入足浴盆內泡腳30分鐘,每日一次。
6.冬瓜皮:減肥
冬瓜皮泡腳:冬瓜皮200g,茯苓100g,木瓜100g。水煮去渣后,混入足浴盆內浸泡雙足每次30-40分鐘,至微微出汗。每日一次,20-30天為一療程。
7.蒼耳子:通鼻竅,改善鼻塞,流涕
辛夷花蒼耳子泡腳:辛夷花20克、蒼耳子20克、白芷15克、桔梗10克、升麻10克、五爪龍60克、薄荷10克、細辛10克。把幾味藥加入水中煮開,泡腳。
8.蒲黃五靈脂:治痛經
蒲黃五靈脂泡腳:蒲黃20克、五靈脂20克、香附20克、延胡索20克、當歸20克、赤芍15克、桃仁10克、沒藥10克。上藥加水2500毫升,煮沸15分鐘后離火,先以藥液蒸氣熏雙腳,待溫度適宜后將雙腳浸泡于藥液中。每次浸泡15-20分鐘,每日早晚各熏洗1次,每劑藥重復使用兩天。在經前3天左右開始用藥,連用3-5劑,連續用3個月經周期。
安全泡腳小提示
泡腳的四個注意:一、泡腳時間不宜過長,以15-30分鐘為宜;二、飯后1小時內不宜泡腳;三、中藥泡腳最好用木盆;四、患有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一定注意泡腳水溫,不宜過高;懷孕早期應避免中藥泡腳。
中藥安全泡腳有禁忌
第一,泡腳時間不宜過長,以15-30分鐘為宜。泡腳時血液會流向下肢,腦部易供血不足。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老年人如果感到胸悶、頭暈,應暫時停止泡腳,休息一下。糖尿病患者末梢感覺能力差,應由家人先試水溫,防止發生燙傷。
第二,飯后半小時內不宜泡腳,它會影響胃部血液的供給,長期下來會使人營養不良。吃完飯后,體內大部分血液流向消化道,如果飯后立即用熱水泡腳,本該流向消化系統的血液轉而流向下肢,日久會影響消化吸收而導致營養缺乏。因此,最好飯后半小時再泡腳。
第三,中藥泡腳最好用木盆。銅盆等金屬盆中的化學成分不穩定,容易與中藥中的鞣酸發生反應,生成鞣酸鐵等有害物質,使藥物的療效大打折扣。
第四,兒童不宜用過熱的水長時間泡腳。因為足弓是從兒童時期開始形成的,因此要從小注意保護。如果常用熱水給小兒洗腳,足底的韌帶就會變得松弛,不利于足弓的形成和維持,容易形成扁平足。
第五,女性經期別自己亂用中藥泡腳。女性經期出現的問題比較復雜,如果不能辨清原因就用中藥泡腳,不但不會起到舒緩的作用,還可能會加重痛經等癥狀。因此,如果女性希望用中藥泡腳的方法來達到治療痛經等經期健康問題的目的,最好能夠咨詢醫生,根據自身情況對癥用藥。
以上中藥對于身體活血化瘀等非常有功效,對于在寒冷冬季時常感到手腳冰涼的人群,此時不妨利用這些中藥加以適當的泡一泡,對于改善局部的腳部的血液循環是非常有幫助的,同時間接的對于失眠的人群也有一定功效作用。
-
泡腳雖養生,但這三類人泡不得!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的人越來越注重養生,泡腳就是人人皆知的一種養生方法。尤其是現在,天氣很冷,泡完腳整個人都會感
-
艾葉泡腳有什么好處?艾葉泡腳具有祛火的作用,能夠祛除人體內的寒火和虛火,并且具有驅寒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具有調節機體代謝的作用,能有效改
-
求知!足療的歷史由來民間有一種說法,叫“春天洗腳,升陽固脫;夏天洗腳,濕邪乃除;秋天洗腳,肺腑潤育;冬天燙腳,丹田暖和”,其中就透露
-
足部按摩可以健胃養脾嗎?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的壓力慢慢變大,飲食常常不規律,許多人因此上火、便秘、口臭。對脾胃虛弱的人來說,經常活動活動
-
家庭足療保健小常識身體保健是一個永不落伍的話題,最近出現了足療保健這個新話題,足療不但可以讓腳感受到舒適,又可促進血液循環、即可新陳代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