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醫:風火水土合稱“四塔”
醫學的范圍是很廣的,在我們生活中有中醫和西醫之分,在細分的話,根據名族區分,各個名族的醫學也是不一樣的,傣族人的醫學有自己獨特的特點。
傣族人民在長期與疾病作斗爭的過程中積累了本民族豐富的傳統醫藥經驗,并吸收了古印度醫學、漢醫學的部份內容,總結出了一套自己獨特的醫藥理論,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醫藥體系,對邊疆各族人民的身體健康和本民族文化的發展,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傣族傳統醫藥學理論認為,人與自然界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風、火、水、土是構成自然界物質的四種基本元素,*生命的構成也離不開這四種基本物質,即四塔。身體健康無病,就必須保持風、火、水、土四種物質元素的平衡,即*內風、火、水、土四種物質的相互平衡關系及*內的風、火、水、土四種物質與自然界的風、火、水、土四種物質的相對平衡和協調關系。這樣,人就能健康成長,長壽而終;反之*就會得病,比如因淋雨涉水,受風感寒,或飲食失調,導致*內風、火、水、土失調,就會使人患各種疾病。
四塔的生理功能 病理變化分述如下:
風,相當于漢族中醫的“正氣”,是生命活動外在的表現。在生理上泛指各臟器的功能活動。風性善動,易游動游走,無處不到,可以帶來,也可以帶走。*內凡屬動的功能皆為風所司,如食物的消化與吸收,大小便的排泄、呼吸、噴嚏、眨眼、哭、笑、鬧、跳。行走等功能皆由風主管。一旦風氣失調,就會產生與風有關的各種病癥。例如*內風氣不足,就會產生排便無力、大便難下、神乏倦怠、頭昏耳鳴、消化不良、胸腹脹滿等疾病;而如果風氣偏盛,則又發生頭目眩暈、頭痛、神志錯亂、抽搐拘攣、四肢末端震顫、行走困難、高熱、神昏譫語以及各種疼痛病。
水,代表著機體內的物質儲藏,由膽液、口痰、唾液、水(體液)、血液、汗水、尿液、脂肪、膿液等12種物質成分所組成。水為有形之物。是一種流體組織,遍布全身各處,是*重要的物質本源。當機體內長期缺水時,臨床
-
女性貧血如何調養?貧血應進補養血藥膳女性貧血需要做好調養工作,多吃些調理氣血的食物,能有效改善貧血的問題,黨參和紅棗具有調理氣血的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也可
-
傣醫的睡藥、敷藥、蒸藥、研藥或磨藥、刺藥大家不了解中醫上的民族醫學吧,傣醫也是很著名的醫療技術,他們獨特的醫療方法深的人們的喜愛,那么他們的方法和漢族傳統方法有
-
傣族的望、問、摸三診的診病方法一提到傣族,我們就會想到潑水節,其實他們除了潑水節,最出名的就是傣醫藥理論的望、問、摸三診的診病方法,我們漢族也有這套體
-
傣醫不斷發展 望問摸治大病中國醫術博大精深,中國不同民族所研究的看病、治療的方法也是不盡相同的。我們漢族最常說的診病方法就是望聞問切,其他民族的診
-
中醫文化之---傣醫學概述及內涵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這門學科是傣醫學,傣醫學也是我國中醫文化中的一個分支,是由我國少數民族--傣族人民經過祖祖輩輩的言傳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