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長期臥床如何預防褥瘡?
褥瘡(又稱壓瘡)是由于局部組織長期受壓,發生持續缺氧、缺血,營養不良而致組織壞死的壓力性潰瘍。這種潰瘍多出現于身體受壓的部位,一旦形成,輕則給患者帶來痛苦,影響疾病的治療,重則可感染、并發敗血癥而危及生命。
因此,預防褥瘡的發生是家庭護理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主要分為三個方面:
首先應該更換體位。
正常人即使每天較長時間臥床也不會發生褥瘡,臥床病人之所以容易發生褥瘡,與病人長時間沒有改變體位密切相關。
對于癱瘓或床上活動困難的病人,要制定具體的翻身計劃以定時翻身。一般來說,白天每兩小時幫病人翻身一次,夜間不超過三小時翻身一次,翻身動作要輕,避免拖、拉、推的動作。
褥瘡多發生在缺乏脂肪組織保護、無肌肉包裹或肌層較薄的骨隆突處及受壓部位,所以每次翻身均應檢查受壓的骨突部,以便及時了解皮膚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臥位姿勢不同,受壓點相應有所不同。仰臥位時以肩胛部(背部)、肘、骶尾部(臀部)、枕骨粗隆(后腦勺處)、足跟等受壓為主,側臥位則以耳部、肩部、肘部、髖部、膝關節的內外側、內外踝(俗稱足眼)受壓為主,我們要根據不同的臥位著重檢查不同的受壓點,以確定有無皮膚損傷。有條件的家庭,可幫病人鋪上專門的氣墊床,這可減輕病人局部的受壓情況,預防褥瘡。
第二是局部按摩。 對于受壓的骨突部位,在翻身時應給予一定的按摩,尤其是發現受壓皮膚出現硬結時,要在減壓的同時給予50%酒精局部按摩。
按摩時不要用手指,要用手掌的大、小魚際肌(即拇指和小指下方的兩塊肌肉),注意不要和按摩處的皮膚產生摩擦力和剪切力,每個部位每次按摩3-5分鐘。如果皮膚已經破損,發生潰瘍感染,這時最好不要擅自處理,應請社區醫護人員上門協助護理,以防感染進一步擴散。
第三是保持皮膚清潔和干燥。
防止皮膚受到污物的刺激,如有大小便污染時,必須隨時進行清洗和更換尿墊,以保護皮膚免受刺激。床鋪要經常保持清潔干燥,平整無碎屑,被服污染要及時更換。
因此,預防褥瘡的發生是家庭護理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主要分為三個方面:
首先應該更換體位。
正常人即使每天較長時間臥床也不會發生褥瘡,臥床病人之所以容易發生褥瘡,與病人長時間沒有改變體位密切相關。
對于癱瘓或床上活動困難的病人,要制定具體的翻身計劃以定時翻身。一般來說,白天每兩小時幫病人翻身一次,夜間不超過三小時翻身一次,翻身動作要輕,避免拖、拉、推的動作。
褥瘡多發生在缺乏脂肪組織保護、無肌肉包裹或肌層較薄的骨隆突處及受壓部位,所以每次翻身均應檢查受壓的骨突部,以便及時了解皮膚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臥位姿勢不同,受壓點相應有所不同。仰臥位時以肩胛部(背部)、肘、骶尾部(臀部)、枕骨粗隆(后腦勺處)、足跟等受壓為主,側臥位則以耳部、肩部、肘部、髖部、膝關節的內外側、內外踝(俗稱足眼)受壓為主,我們要根據不同的臥位著重檢查不同的受壓點,以確定有無皮膚損傷。有條件的家庭,可幫病人鋪上專門的氣墊床,這可減輕病人局部的受壓情況,預防褥瘡。
第二是局部按摩。 對于受壓的骨突部位,在翻身時應給予一定的按摩,尤其是發現受壓皮膚出現硬結時,要在減壓的同時給予50%酒精局部按摩。
按摩時不要用手指,要用手掌的大、小魚際肌(即拇指和小指下方的兩塊肌肉),注意不要和按摩處的皮膚產生摩擦力和剪切力,每個部位每次按摩3-5分鐘。如果皮膚已經破損,發生潰瘍感染,這時最好不要擅自處理,應請社區醫護人員上門協助護理,以防感染進一步擴散。
第三是保持皮膚清潔和干燥。
防止皮膚受到污物的刺激,如有大小便污染時,必須隨時進行清洗和更換尿墊,以保護皮膚免受刺激。床鋪要經常保持清潔干燥,平整無碎屑,被服污染要及時更換。
相關文章
-
夫妻生活時,這些事情不要做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我們的夫妻生活在平時的時候應該怎么做,那么我們的夫妻生活是有些事情是不能夠做的,否則的話也是很嚴重的
-
缺乏這一種維生素會影響性生活,該怎么補?對于女性來說,性生活是生活中重要的一種調味劑,但是其中有一些女性發現自己的陰道總是干澀,而且也沒有什么婦科疾病,那么這到
-
女人護膚方法有哪些女人應該要做好皮膚的護理工作,盡量選擇合適的洗臉方法,皮膚毛孔粗大時可以采用冷熱水交替洗臉,能夠起到收縮毛孔的作用,并且
-
跳繩對人體的好處有哪些跳繩對人體具有多種養生保健的功效,跳繩可以避免身體肥胖,可以預防血脂異常,并且能有效預防高血壓,可以預防多種心腦血管疾病
-
老年人做哪些運動好老年人要根據身體狀況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最好經常做有氧運動,對身體好處比較多,老年人堅持散步可以起到緩解情緒的作用,并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