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成人患“健康食品癡迷癥” 科學飲食別走極端
世界衛生組織日前指出,目前全球大約有28%的人口患上一種新的飲食失調癥——健康食品癡迷癥。其癥狀表現為過度癡迷于所謂的健康食品,為了吃得健康而嚴格控制飲食和種類直到偏執的程度,從而使身體處于危險狀況。
健康食品癡迷癥患者追求天然且不會令體重超標的食品。他們拒絕攝入動物脂肪、化肥種植產品和包裝產品,最終導致身體缺少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造成營養不良并由此引起代謝失調。而40歲以上婦女最容易患此癥。
癡迷健康等于不健康
有些人整天如饑似渴地搜索各種“有利于”身體健康的飲食資訊,而且嚴格地照辦,有的還因不同渠道的看似都有理的不同說法而大傷腦筋,無所適從。
如每當吃飯前,總是會研究飯菜是否有所需的營養,把飲食過于“科學化”,久而久之,導致厭食,整天沒精打采,殃及健康生活。
醫生指出,40歲以上婦女常執著地研究和討論“健康”與“不健康”的食品,更讓人擔心的是,這種“病”往往不被重視,還被認為是重視生命的表現。
醫生警告說,健康食品癡迷癥患者一旦“染疾”,可能需要6年至12年才能完全恢復健康。
平衡和節制是健康本質
許多婦女把飲食吃飯當成“功課”來做。如有的女士宣稱:她現在只吃無谷蛋白食品,即不吃肉類、海鮮、蛋、奶和奶制品,因為它們會讓她精力更充沛;有的朋友則戒掉奶制品,因為她聽說它們會導致乳腺癌;有的拒絕食用谷蛋白食品、發酵食品、糖、茶和咖啡,因為她相信這些東西全都會導致健康問題;有的食品柜里堆滿了各種各樣的“健康”食品,不管是“脫脂97%”、“無添加糖”、“低鹽”或是“高鈣質”,幾乎沒有哪一件食品包裝上不標示著某種健康聲明。
有趣的是,盡管越來越多的人一窩蜂地追趕健康食品的風潮,但肥胖癥的患病率卻在繼續激增,Ⅱ型糖尿病也呈上升之勢,這讓專家們撓頭。“有些東西被誤傳了,人們對什么東西對他們真的有好處并不清楚。”澳大利亞營養師協會發言人阿蘭·巴克萊解釋說,食品的市場經營策略是要讓它們看起來比實際更有利于健康,這樣的煙幕彈模糊了人們的觀念。“健康已經成了一個大賣點,于是多數食品會宣稱對健康有好處,哪怕事實并非如此。”
現今,造成這種困惑的一個主要因素是食品的標簽。新西蘭食品標準管理局最近對1400種超級市場食品進行的調查發現,幾乎半數在包裝上都附有營養聲明。“問題是,這些聲明只道出了事實的一半,”巴克萊說,“例如有一些食品宣稱脫脂97%,但這同時也意味著其可能含有高度提煉的碳水化合物成分,它們不僅會給胰腺增加負擔,還會提高罹患乙型糖尿病的風險,但一般的消費者并沒有能力馬上做出這些判斷。”或許更令人緊張的是像“降低膽固醇”或者“幫助減低心臟病風險”之類的健康聲明。根據2006年的報告,大多數聲明都與心血管疾病、熱量、癌癥和體重控制相關,這困擾著一些消費者權益監督組織。“我們反對在食物包裝上使用營養和健康聲明,因為它們引導人們相信這些食物是更健康的產品,而實際情況并不盡然。”食品政策專員克萊爾·休斯說。
消費者監督組織也將注意力轉移到“無谷蛋白”、“無發酵”和“無奶制品”等日益龐大的食物隊伍上。這些眾所周知的食品,經常傲然占據著健康食品貨架的某個位置,不管它們的鹽、糖和脂肪的真實成分是多少。悉尼皇家阿爾弗雷德王子醫院過敏科的洛布萊博士認為:“人們都在爭搶這類食品,把它們當作健康的選擇。在20世紀60年代,‘惡魔’是酵母,幾年前是乳糖,現在又是谷蛋白。”
洛布萊同時告誡那些沒有正確的醫療引導限制自己飲食的行為。“比如說谷蛋白,只有對有腹腔疾病和少數患有過敏性腸道綜合癥的人來說才是個問題。”而且,在做適當的腹腔疾病檢查之前就停止攝入谷蛋白,可能會影響將來任何一次檢查的結果。“疾病會因此無法診斷,長期來看這很危險。”
“一塊蛋糕始終還是一塊蛋糕,哪怕它聲稱比旁邊那塊更健康。”巴克萊總結說,“歸根結底,這其實是個平衡和節制的問題。”
-
夫妻生活時,這些事情不要做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我們的夫妻生活在平時的時候應該怎么做,那么我們的夫妻生活是有些事情是不能夠做的,否則的話也是很嚴重的
-
缺乏這一種維生素會影響性生活,該怎么補?對于女性來說,性生活是生活中重要的一種調味劑,但是其中有一些女性發現自己的陰道總是干澀,而且也沒有什么婦科疾病,那么這到
-
女人護膚方法有哪些女人應該要做好皮膚的護理工作,盡量選擇合適的洗臉方法,皮膚毛孔粗大時可以采用冷熱水交替洗臉,能夠起到收縮毛孔的作用,并且
-
跳繩對人體的好處有哪些跳繩對人體具有多種養生保健的功效,跳繩可以避免身體肥胖,可以預防血脂異常,并且能有效預防高血壓,可以預防多種心腦血管疾病
-
老年人做哪些運動好老年人要根據身體狀況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最好經常做有氧運動,對身體好處比較多,老年人堅持散步可以起到緩解情緒的作用,并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