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推薦辨證施治脾虛的9方法
秋冬季女性手腳冰涼就是脾虛所致,而且脾虛不僅是脾臟虛弱,還包含有脾氣虛、脾陽虛等。多因飲食失調(diào).勞逸失度,或久病體虛所引起。下面就來看中醫(yī)辨證施治脾虛的方法吧。
1、脾虛嘔吐
癥見:飲食稍有不慎即易嘔吐,時作時止,胃納不佳,食入難化,脘腹痞悶,口淡不渴,面白少華,倦怠乏力,舌質(zhì)淡,苔薄白,脈濡弱。
病機病理:脾虛嘔吐為脾臟虛弱,胃氣上逆所致。
治法:健脾和胃止嘔。
方劑:香砂六君子湯加減。
2、脾虛泄瀉
癥見:大便時溏時瀉,遷延反復,完谷不化,飲食減少,食后脘悶不舒,稍進油膩食物則大便次數(shù)增多,面色萎黃,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脈細弱。
病機病理:脾虛泄瀉由脾虛失運,濕注腸道所致。
治法:健脾滲濕止瀉
方劑:參苓白術散化裁。
3、脾虛水腫
癥見:身腫,腰以下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復,脘腹脹悶,食納減少,面色不華,神疲肢冷,小便短少,舌質(zhì)淡,苔白滑,脈沉緩。
病機病理:脾虛水腫由脾虛水停,泛溢肌膚所致。
治法:溫脾利水消腫。
方劑:實脾飲加減。
4、脾虛出血
癥見:便血紫黯,甚則黑色,或尿血、吐血、衄血及紫斑,神疲乏力,氣短聲低,面白無華,頭暈,舌質(zhì)淡,苔薄白,脈細無力。
病機病理:脾虛出血乃脾氣虛弱,血失統(tǒng)攝為罹。
治法:健脾益氣攝血。
方劑:歸脾湯加減。
5、脾虛帶下
癥見:帶下綿綿,量多色淡黃或色白如涕唾,無臭,并且面色淡黃,精神疲倦,不思飲食,腰酸腹墜,或下肢浮腫、便溏等。
病機病理:脾主運化水濕,脾虛則運化無能,聚濕下注,傷及任、帶二脈而致。
治法:健脾益氣,升陽除濕。
方劑:完帶湯,或用白扁豆20克,向日葵瓤25克,水煎服。
相關文章
-
如何應對亞健康和過度疲勞?亞健康這種疾病給我們的身體帶來的危害也是比較大,那么你知道,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的應對亞健康才是最好的呢?是不是也會給我們的
-
男性面對的三大壓力,你應該知道!在現(xiàn)在這個壓力比較大的一些時代里面,大家都知道每個人的工作都可能會存在一些很多的一些壓力的,而且壓力比較大,肯定會導致出
-
亞健康如何調(diào)理 這才是正確的方式現(xiàn)在社會中由于缺乏運動鍛煉,再加上高壓的工作和生活,所以出現(xiàn)了很多亞健康人群,雖然亞健康人群并沒有什么太大的疾病,但是對
-
老人發(fā)生便秘后怎么辦呢一旦身體上了歲數(shù)后,身體自身的各種毛病都會相應的所出現(xiàn),其中最常見的就是便秘現(xiàn)象非常突出,尤其是在老人每次進行排便時是非
-
脫發(fā)的應對措施有哪些脫發(fā)主要是人體內(nèi)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引起的,應該要適當補充身體需要的微量元素,脫發(fā)也有可能是經(jīng)常熬夜引起的,脫發(fā)的人群應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