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的治療分析概述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是由肺組織、肺動脈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變引起肺組織結構和功能異常,產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動脈壓力增加,使右心擴張、肥大,伴或不伴右心衰竭的心臟病,發病多在40歲以上。
(一)病因
1.支氣管、肺疾病以慢支并發阻塞性肺氣腫引起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為多見,其次為支氣管哮喘和支氣管擴張。
2.胸廓運動障礙性疾病,如嚴重的腎柱后側凸,脊椎結核,類風濕性關節炎等。
3.肺血管疾病,少見,如過敏性肉芽腫病累及肺動脈。
4.其他原發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等。
(二)發病機制(重要考點)
先決條件是肺的功能和結構的不可逆性改變,發生反復的氣道感染和低氧血癥。導致一系列的體液因子和肺血管的變化,使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動脈血管的結構重構,產生肺動脈高壓。
1.肺動脈高壓的形成
(1)肺血管阻力增加的功能性因素缺氧、高碳酸血癥和呼吸性酸中毒使肺血管收縮、痙攣。其中有TXA2,白三烯等活性因子。
(2)肺血管阻力增加的解剖學因素主要原因是:
①長期反復發作的慢支及支氣管周圍炎可累及鄰近肺小動脈,引起血管炎,管壁增厚,管腔狹窄或纖維化,甚至完全閉塞,使肺血管阻力增加,產生肺動脈高壓。
②隨肺氣腫的加重,肺泡內壓增高,壓迫肺泡毛細血管,也造成毛細血管管腔狹窄或閉塞。
③肺泡壁的破裂造成毛細血管網的毀損,且肺毛細血管床減損超過70%時則肺循環阻力增大,促使肺動脈高壓的發生。
④肺血管收縮與肺血管的重構,慢性缺氧使肺血管收縮,管壁張力增高直接刺激管壁增生。
(3)血容量增多和血液粘稠度增加,慢性缺氧產生的繼發性RBC增多,血粘度增加,血流阻力增加,缺氧也可使醛固酮增加,水鈉潴留,進而使肺動脈壓升高。
2.心臟病變和心力衰竭
3.其他重要器官的損害
(三)臨床表現
1.肺、心功能代償期(包括緩解期)主要是慢阻肺的表現。①癥狀:慢性咳嗽、咳痰、氣促,活動后可感心悸、呼吸困難、乏力和勞動耐力下降。②體征:體檢可有明顯肺氣腫征,聽診多有呼吸音減弱,偶有干、濕性啰音,次晨消失。心濁音界常因肺氣腫而不易叩出。心音遙遠,但肺動脈瓣區可有第二心音亢進,提示有肺動脈高壓。三尖瓣區出現收縮期雜音或劍突下示心臟搏動,多提示有右心室肥厚,擴張。部分病例因胸腔內壓升高,影響靜脈回流,可見頸靜脈充盈,肝上界及下緣明顯地下移。肺心病患者常有營養不良的表現。
2.肺、心功能失代償期(包括急性加重期)臨床主要以呼吸衰竭為主,有或無心力衰竭。
①呼吸衰竭急性呼吸道感染為常見誘因。
②心力衰竭以右心衰竭為主,也可出現心律失常。
(四)診斷
患者有慢支、肺氣腫、其他肺胸疾病或肺血管病變,因而引起肺動脈高壓、右心室肥大或右心功能不全表現,并有心電圖、X線表現,再參考心電向量圖、超聲心動圖、肺阻抗血流圖、肺功能或其他檢查,可以作出診斷。(X線表現和ECG表現考生要牢記,非常重要的考點,多為論述大題和病例分析題)。
(五)鑒別診斷
1.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有典型的心絞痛、心肌梗死的病史或心電圖表現,若有左心衰竭的發作史、原發性高血壓、高脂血癥、糖尿病史更有助鑒別。體檢、X線及心電圖檢查呈左心室肥大為主的征象,可資鑒別。但當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時鑒別困難,常需綜合分析。
2.風濕性心瓣膜病有風濕性關節炎和心肌炎的病史,風心病三尖瓣病變和肺心病相對三尖瓣關閉不全鑒別。其他瓣膜如二尖瓣、主動脈瓣常有病變,X線、心電圖、超聲心動圖有特殊表現。
3.原發性心肌病本病多為全心增大,無慢性呼吸道疾病史,無肺動脈高壓的X線表現等。
(六)治療
1.急性加重期
(1)控制感染要積極有效,為很重要措施。可根據痰涂片革蘭染色選用敏感抗生素。
(2)通暢呼吸道,改善呼吸功能。糾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3)控制心力衰竭,肺心病患者一般在積極控制感染后,心力衰竭癥狀可有改善。
①利尿劑有減少血容量、減輕右心負荷、消除浮腫的作用。原則上宜選用作用輕、小劑量的利尿劑,如氫氯噻嗪,氨苯蝶啶。
②正性肌力藥應用指征是:a.感染已被控制,呼吸功能已改善,利尿劑不能得到良好的療效而反復浮腫的心力衰竭患者;b.以右心衰竭為主要表現而無明顯感染的患者;c.出現急性左心衰竭者。(應用指征要牢記)。強心劑多用小劑量,約為常規劑量1/2或2/3,選作用快,排泄快的藥物,如毒毛花甙K。
③血管擴張劑應用,可減輕心臟前后負荷,降低心肌氧耗,增加心肌收縮。
(4)控制心律失常,在抗感染后,心律失常可緩解或消失,持續存在可選擇藥物治療。
(5)加強護理工作。
2.緩解期原則上是采用中西醫結合的綜合措施,目的是增強患者的免疫功能,去除誘發因素,減少或避免急性加重期的發生,希望逐漸使肺、心功能得到部分或全部恢復。如長期氧療調整免疫功能等。
3.營養療法熱量供應至少為每日12.5KJ/Kg,其中碳水化合物不宜過高。
(七)并發癥(考生要熟記,多為問答題)。
1.肺性腦病由于呼吸功能衰竭所致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精神障礙,神經系統癥狀的綜合征,是肺心病死亡首要原因。
2.酸堿失衡及電解質紊亂,由于缺O2和CO2潴留引發,類型多樣。
3.心律失常多表現為房性期前收縮及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以紊亂性房性心動過速為最具特征性,也可有心房撲動和顫動。
4.休克發生原因①感染中毒性休克;②失血性休克,多由上消化道出血引起;③心源性休克,嚴重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所致。
5.消化道出血
6.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
(八)防治
主要是防治足以引起本病的支氣管、肺和肺血管等疾病。
1.積極采取各種措施(包括宣傳,有效的戒煙藥),提倡戒煙,可以有效預防或推遲疾病發生。
2.積極防治原發病的誘發因素,如呼吸道感染、各種變應原、有害氣體的吸入、粉塵作業等的防護工作和個人衛生的宣教。
3.開展多種形式的群眾性體育活動和衛生宣教,提高人群的衛生知識,普及體育健身活動,增強抗病能力。
-
關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用藥物如何治療?可能生活中很多人對慢性阻塞性肺病不是非常了解,更不知該如何治療,當然對于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人們要采取好辦法,知道要用什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療方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目前來看還是多發的,隨著人們生活的變化越來越多的疾病出現在我們的身邊,此病出現后對患者的傷害相當嚴重,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保健方法我們身邊有很多的人會患上老慢支。這種疾病的影響是很大的。給患者造成了極大的困擾,影響了健康生活,導致了肺出現問題,因此,
-
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應該如何用藥出現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會影響到肺部健康,對于患者來說,應該選擇合理的治療方案,藥物治療就是其中的一種,這種疾病可以減輕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療原則我們都很擔心自己會患上疾病,但是有些疾病,會在人們不經意間出現,比如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這種疾病出現后,對肺部的影響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