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癥進補 冬季養生不可盲目
冬天的來臨,讓很多的老年人束手無策,一是天氣很冷,穿衣較多,活動不是很便,還有就是食欲變得不如以前好了。老年人在冬季的保健就是要合理的安排飲食起居,然后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進補。該如何安排生活起居?怎么吃才有營養呢?專家提醒,立冬后要注意“閉藏”。
A冬季要避寒保暖
中醫主張冬天“閉藏”早睡晚起,避開陰寒之氣。洛陽某中醫院亞健康門診副主任醫師郭海濤介紹,在冬季要減少外出時間,尤其是老人不要在天沒亮的時候出門晨練,鍛煉身體最好等到陽光充足以后再出門,這樣才能達到御寒保溫的目的。
如果平時不注意避寒,寒邪傷身就是一瞬間的事情,郭海濤說,一冷一熱、忽冷忽熱對人的刺激更容易傷害身體,誘發疾病。所以冬天,要把自己包裹得嚴實一些,一句話——別著涼。同時,御寒要注意腿腳保暖,養成晚上用熱水燙腳泡腳的習慣,不要讓寒邪乘虛而入。
B冬季養生要對癥進補
冬季進補身體,要對癥下藥,不可盲目進補。郭海濤介紹,人身有三寶“精”、“氣”、“神”,養精蓄銳,精氣神飽滿的人就會健康長壽。反之“漏精”、“漏氣”、“漏神”的人生命質量就不高。如果人流失自己的體液就屬于“漏精”,如慢性出血、晚上睡后出汗、流口水、迎風流淚等。“漏氣”表現在身體總發低燒、怕冷、容易感冒、對風寒敏感等。所謂“漏神”,輕度稱為走神,如魂不守舍,失魂落魄。
郭海濤介紹,補品并非越貴越好,關鍵在于對癥進補,最基礎的一步就是吃五谷雜糧,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那些為了減肥而不吃主食的做法是完全錯誤的。立冬后,人們在飲食上依然要遵循“秋冬養陰”的原則,食用一些滋陰潛陽的食物,如桑葚、桂圓、黑木耳等。
飲食宜清淡,要多吃熱量較高的食物,多吃新鮮蔬菜來避免維生素缺乏,多吃蛋白質、維生素、纖維素含量高的食物。同時,要少吃海鮮等寒性食物,不宜吃肥膩或過咸的食品,少吃脂肪、糖含量多的食品。如果要食療,可食用黑芝麻粥、蟲草老鴨湯等,可以補益肝腎、滋陰助陽。
C冬季喝酒要適量
喝茶要有選擇
冬季,很多人喜歡喝點小酒暖和身子。郭海濤介紹,很多人都有冬天飲酒驅寒的習慣,但喝酒一定要堅持適量的原則,過量飲酒不利于代謝,同時對內臟造成損傷。每年的立春至春分、立秋至秋分兩段時間喝白酒容易引起內臟燥熱,要慎喝白酒,可適當飲低度酒,最好飲葡萄酒或米酒。
喝茶能去人身異味,有益健康,郭海濤強調,但是喝茶也要根據自己身體選擇不同性質的茶。綠茶性涼,適合胃熱的人喝;紅茶屬于溫性,有利于消化,可助胃涼的人暖胃;花茶性溫,一般也適宜暖胃;烏龍茶則結合紅茶和綠茶的特點,性平。
喝茶對健康有益,但也有禁忌,年老體弱者、孕婦、失眠者應少飲茶,腎功能不好的以及心臟病者忌飲濃茶,隔夜茶不能喝,服藥期間不宜飲茶,嚴重的動脈硬化者、高血壓病人、潰瘍病患者、發熱病人忌飲茶,胃虛、胃寒、脾胃不好者忌空腹飲茶,三歲以下兒童、婦女經期、懷孕期不宜飲茶,變質茶不可飲用。
-
老人冬季的湯類食譜有哪些有很多的老年人并不知道在冬季里應該遵循什么樣的飲食,才能夠給我們的老年人的身體帶來非常好的效果的,那么冬季的湯類食譜到底
-
老年人冬季要如何養生 早睡早起身體好冬季天氣寒冷,老年人冬季要適當的曬太陽,并且要合理地調整飲食結構,冬季要多吃養生粥,具有滋補身體的作用,有助于肝臟和腎臟
-
老年人高血壓注意什么 高血壓的老年人要注意5點老年人如果患有高血壓,應該要控制食鹽的攝入量,盡量做到清淡飲食,合理地調整飲食結構,避免過度飽餐,尤其是晚上睡覺的時候不
-
老人為何容易怕冷 最常見的因素常常被忽視到了冬季,我們的老年朋友是最怕冷的了,平常的時候都不敢出門,就怕感冒什么的,那么你知道為什么老人這么怕冷嗎?下面我們看看
-
天這么冷! 老人暖腿妙招趕緊為家人收藏現在的天氣這么冷,我們的老年朋友總是在這個時候出現腿冰涼的現象,從而導致整個身體都是冷冷的,那么你知道有哪些方法可以讓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