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失獨家庭的養老 四種主要解決方式
空巢老人,失獨老年人,成為這幾年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對于這樣的家庭,老年人的養老問題自然就是政府和社會的考慮問題了,如何解決呢?主要有以下四種方式。
中國推行計劃生育30多年,對控制人口過快增長,取得的成績是不言而喻的。當然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大發展取得的成就,也有人口紅利的因素,即勞動力較多。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自2011年后,我國勞動力人口在逐年減少,至2030年人口紅利將不再持續。目前各地私營的養老院和福利性養老院如雨后春筍,紛紛建立,勢頭看好,可以說養老是“銀發事業”,但也應是一個新興的朝陽事業。過去的傳統是家庭養老為主,政府養老為輔,盈利性養老為補充。目前,也還應是如此,不過出現的新問題不得不值得政府認真思考并加以解決,即失獨家庭的養老問題。
目前,全國有100萬個失獨家庭,每年還將新增7.6萬個失獨家庭。100萬個家庭對中國來說是一個小數字,但對100萬個家庭來講是塌天的大事。據報道:某廠原計生委主任李某64歲時失去了獨生子女,當年,她在計生崗位上時,有很多的育齡婦女問她,“家庭結構變成‘4—2—1’怎么辦? 、“獨生子女沒了怎么辦? ”,她斬釘截鐵地回答:“這不是你考慮的問題,上面一定會解決。 ”直到今天她仍然念叨著這套說詞,只是語氣間少了些堅定,多了哀求。盡管如此,李某仍堅信“我們是‘一孩化’的先驅,我相信國家不會不管”。當然,發生在我們身邊類似的“失獨”事情還很多。
不能讓失獨的父母們眼里流淚心里流血,他們為了國家的利益,放棄個人利益,政府應當做一個負責任的政府,幫助他們走過人生最后的時光,打消他們的后顧之憂,解決失獨家庭的養老問題,讓其他人都能看到和相信,政府確實是一個負責任的政府,政府也是有能力做好這個“兒子”的角色的。
一、專門養老
即建立高標準的專門的失獨老人的養老院。所謂的高標準,是指硬件要“硬”,即設施一流;軟件要“軟”,即服務一流。居住條件好,飲食質量高,服務水平高(包括日常護理好、慢性病的治理不出養老院、醫院診斷養老院內治理),讓入院的老人安心、舒心。甚至辦成讓老人養老向往的地方。
二、以房(資產)養老
對有房的可以以房養老,有資產的以資產養老。以資產多少、退休的收入多少和人的預期壽命,合理分布在養老院內的消費,由保險公司或銀行等按月支付給養老院。若超過預期壽命,政府將給予補貼。對無資產、無固定收入的(如農民),政府將適當提高其養老金的補貼標準。
好文推薦:
-
老年人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人到老了以后我們都知道,在生活中我們可能很多人的權益都會被侵犯的,隨著年齡在慢慢的增大,而且很多老年人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
-
60歲以上老人有哪些優惠政策呢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應該關注養老的一些政策,現在社會養老政策,對于老年人來說,落實的比較好,平時大家需要注意一些養老的政策
-
老年人如何理財更合理大家都知道老年人晚年的經濟來源,主要是依靠社會,很多的人會依靠養老金,而且現在物價越來越高,大家需要注意一些理財的攻略,
-
如何讓老人過上幸福的晚年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需要注意老年人晚年幸福生活的一些方式,給老年人提供一個好的生活環境,而且,讓老年人晚年有人養,晚年有人
-
孤寡老人怎樣申請住房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一些孤寡老人的一些生活方式,而且要關注他們的身體變化,避免他們的生活受到影響,在日常生活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