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易患高血壓呢?醫生:做到以下幾點,讓您遠離高血壓
高血壓是中老年人常見的慢性疾病,據統計,幾乎每4個成年人中就有一位高血壓患者。血壓長期升高,不僅會增加高血壓并發癥的發生率,同時會增加死亡風險。那么,哪些人易患高血壓呢?如何遠離高血壓?接下來將為您揭曉。
哪些因素會導致高血壓
高血壓分為原發性高血壓與繼發性高血壓,原發性高血壓通常無法找到明確的病因,發病由遺傳因素與環境因素共同引起,幾乎無法根治;繼發性高血壓能找到明確的病因,去除病因后,部分患者的血壓可恢復正常。在這兩類高血壓中,原發性高血壓占比約90%-95%,在此,醫學莘重點介紹原發性高血壓。
一、鈉鹽攝入過多、鉀鹽攝入過少
鈉鹽主要存在于食用鹽中,我國居民大多對鹽敏感,鈉鹽攝入越多,罹患高血壓的風險就越高,前些年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居民每日鈉鹽平均攝入量高達10.5g,嚴重超出了世衛組織建議的5g鈉鹽,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什么我國居民高血壓患病率始終居高不下,除開食用鹽,鈉鹽還普遍存在于味精、醬油等調味品中,以及高鈉加重食品,如火腿、豆瓣醬、臘肉、香腸等,長期進食這些食物,均可增加鈉鹽入量,增加高血壓患病風險。鉀鹽廣泛存在于各種蔬菜水果中,與鈉鹽不同的是,鉀鹽具有降低血壓的作用,但降壓機制是通過增加鈉鹽排泄實現,現代飲食結構使得人們新鮮蔬菜水果攝入相對較少,導致鉀鹽攝入相對較少,也是高血壓的誘因之一。
二、體脂過剩、缺乏運動
高熱量飲食,久坐不動的工作方式,工作之余缺乏運動,使超重與肥胖的人群越來越多。如何判斷自己屬于超重還是肥胖?可通過體質指數,即BMI來判斷,BMI的計算方式為體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當BMI位于24-28之間時為超重,當BMI超過28時為肥胖。相比于體重正常的患者,超重與肥胖的患者高血壓患病率是他們的1.16-1.28倍。此外,超重與肥胖還可引起多項代謝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癥等,同時也會增加人群死亡風險。
三、吸煙、嗜酒
吸煙、飲酒可增加心血管疾病發病率,其中包括高血壓。吸煙會損害動脈內膜,導致舒張血管的一氧化氮分泌減少,從而升高血壓,吸煙同時會加速動脈粥樣硬化,使血管彈性減退,也是血壓升高的原因之一;長期大量飲酒可導致血壓升高,而且飲酒量越大,烈性越強,血壓升高幅度越大,相反,限制飲酒或不飲酒的患者,血壓則可顯著下降,高血壓患病率也會相應降低。
四、精神緊張、激動易怒
情緒與精神狀態也會影響血壓水平。長期焦慮、緊張等可激活交感神經,釋放過多兒茶酚胺類激素,從而升高血壓;同樣,情緒激動,易發脾氣,也會升高血壓,不僅如此,該類人群罹患冠心病、腦卒中的幾率較普通人群也會高出數倍,因此,保持心態平衡、情緒平穩,有助于維持血壓的穩定,降低高血壓患病風險。
高血壓會帶來哪些危害
血壓升高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高血壓對靶器官的損害也是一個逐漸加重的過程。在高血壓早期,少數患者會出現頭痛、流鼻血、頸項強直等癥狀,多數患者可無癥狀,但高血壓對心腦血管、心臟、腎臟等器官卻持續存在,隨著血壓的升高、病程的延長,靶器官的損害會越來越重,逐漸增加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同時也增加了冠心病、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疾病患病率;同時,高血壓也會對腎臟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導致腎功能逐漸下降,增加終末期腎病發生率。
如何遠離高血壓
一、低鈉、高鉀飲食
高鈉、低鉀飲食可增加高血壓患病風險,相反,低鈉飲食則可降低高血壓患病風險,包括將每日鈉鹽攝入控制在6g以內,少吃醬油、味精,少吃高鈉加工食品,同時應增加富含鉀鹽的蔬菜水果的攝入,如香蕉、西紅柿、芹菜、豆類等,則有助于降低血壓,可降低高血壓發病風險。
二、控制體重、適當運動
減輕體重不近可降低高血壓發病率,同時可降低其它代謝性疾病,如高脂血癥、糖尿病、脂肪肝的發病率,因此,超重或肥胖的患者應盡量將BMI控制在24以內。當然,對于嚴重肥胖的患者,短時間內將BMI控制在24以內顯然不現實,應循序漸進,盡量在一年內將體重降低5%-10%。對于中老年患者而言,由于體力有限,故運動強度不宜太大,應選擇中等強度有氧運動,運動時心率不超過(170-年齡),每日堅持半小時左右,可選擇慢跑、快走、騎車、游泳、打太極等,每周至少運動150分鐘,可顯著降低高血壓患病率。
三、戒煙、限酒
戒煙不會直接降低血壓,部分患者在戒煙后甚至會出現短暫血壓升高,但戒煙卻可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如冠心病、腦卒中等,這是因為戒煙減輕動脈損害,延緩了動脈粥樣硬化的進程,而后者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罪魁禍首,因此,建議所有高血壓患者戒煙。限酒或戒酒也會降低高血壓發病率,對于戒酒困難的患者,應嚴格控制酒精入量,每周飲酒不超過2次,每次酒精攝入量男性應低于25g,女性應低于15g。
四、保持心態平衡
焦慮、緊張、激動等可增加高血壓發病率,相反,保持心態平衡,則可降低高血壓發病率。平日應注意減輕工作、生活壓力,多與家人、朋友交流,盡量將內心各種負面情緒傾訴出來,保持心態樂觀,有助于預防高血壓,也可就診心理醫生給予合理的心理治療,必要時可給予藥物改善情緒。
需要注意的是,對于健康人群,通過以上各種措施有助于預防高血壓,但高血壓的發病受多方面因素影響,除開生活方式,還有遺傳,因此即使堅持了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應定期監測血壓,若血壓三次非同日達到140/90mmHg,應診斷為高血壓;當血壓達到160/100mmHg時,就應啟動藥物治療,建議小劑量聯合給藥,盡量選擇長效降壓藥,將血壓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合并蛋白尿、糖尿病的患者,應控制在130/80mmHg以下,以減少靶器官損害。
-
中國泛癌種基因檢測大Panel獲國際認可!桐樹基因斬獲歐盟CE認證伴隨我國基因科技的不斷提升,國內外基因檢測水平正在日臻趨同,國際上對我國企業研發生產的基因檢測產品及技術的認可度也隨之提
-
更年期女性的春天可能不明媚,仲景逍遙丸來添彩人間四月芳菲盡,本是出門踏青,賞春好時節,有些人卻無法心情舒暢。相反,會出現情緒激動、悲觀失望,甚至自暴自棄的情況,她們
-
總是熬夜,當心腎陰虛!情況嚴重可用六味地黃丸熬夜會有哪些影響?短期來看,可能會出現白天上班沒精神、打瞌睡的情況;長期來看,可能會免疫力下降、臉色暗淡出現黑眼圈,健忘
-
痛經調理需針對不同體質分時段正確服用月月舒時下,氣溫乍暖還寒,有的人穿著棉襖,有的人已經穿上薄衫,有愛美的年輕女性甚至已經迫不及待的換上薄薄的絲襪、短裙。這樣的裝
-
更年期女性春季臟躁癥狀加重可用逍遙丸最美人家四月天,春天萬物復蘇、百花盛開,本該讓人心情舒暢,然而春季卻是抑郁癥的高發季節。因為春季陽氣升發,容易造成肝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