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電圖發現早搏就必須吃藥?這是心臟病嗎?
一個月前,37歲的小李單位組織體檢,拿到體檢報告后,發現血脂高,還有偶發房性早搏。因為父親有高血壓以及冠心病,長期服藥治療,小李一直擔心自己也會有心臟病,害怕早搏是心臟病的前兆,所以急忙過來找醫生,希望能夠用藥提早預防心臟病。
醫生看了一下體檢報告,血甘油三酯3.6mmol/L,尿酸462mmol/L,這兩種指標偏高,甲狀腺功能檢查正常,心電圖偶發房性早搏。
小李平時血壓在正常范圍,有吸煙,沒有喝酒,平時熬夜比較多,但也從來沒有心悸的癥狀。
早搏在臨床上很常見,可以發生于正常人或者器質性疾病的患者,據統計,在健康人群的靜息心電圖中室性早搏的檢出率大約為5%,根據早搏的起源部位一般分為房性早搏,交界性早搏、室性早搏。
目前我國的心臟病患者有2.9個億,也就是5個人當中就有一個心血管病患者,而早搏在心臟病患者中很常見,不少心臟病患者都有早搏的體驗,因此,我們所聽到的、所看到的、所接觸到的這些患者可能會讓我們誤認為有早搏發生就是患有心臟病。
但是,這并不準確,就像很多人自覺心悸就覺得是心臟病一樣,事實上這是一種誤解,但很多人卻是因此惶惶不可終日,四處求醫,不少人還會聽信朋友或銷售人員的推薦,長期服用各種保健品及維生素或輔酶Q10等等進行不必要的治療。
在門診就時常遇到這類患者,明明是完全沒有必要治療的無癥狀偶發早搏,卻在來醫院之前已經服用過了各種偏方,以及并不對癥的中成藥。
查房時經常舉這么一個例子:去年有一位26歲的患者來就診,原來他1年前體檢發現有偶發室性早搏,結果從此后經常出現胸悶不適,天天身邊都帶著救心丹,動不動就要吃藥,后來還是一位朋友帶他來醫院就診,結果門診檢查后發現其實根本沒有事沒大礙。
這個患者屬于典型的宅男,大多數時間都泡在網上,而患者體檢時發現早搏后相當焦慮,基于平時的習慣,就在網上進行查閱各種病因和治療方案,結果自我診斷有嚴重的心臟病,發帖咨詢后,網友給出來各種治療意見各不相同。其實這就是“嚇出來的疾病”,后來花了好一段時間給他解釋檢查結果,并給予抗焦慮治療后,很快癥狀好轉。
因此,對于單純的早搏,如果沒有頭暈、黑蒙、胸痛等等情況,我們一般不用太緊張,首先應該盡快查清楚病因,弄明白是否需要治療。當然我們不建議自行百度,作為了解疾病知識進行網上搜索當然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具體到疾病的準確判斷,千萬不要對號入座,這往往會誤導自己。
醫生平時聽診可以發現早搏,但進一步的判斷需要查心電圖,大多數情況下醫生還會建議做24小時動態心電圖,這是一種能夠連續24小時甚至更長時間記錄心電圖的機器,機器比U盤略大一點,做動態心電圖時可自由任意活動,不會影響日常生活,該干什么就干什么。通過檢查可以詳細記錄早搏發生的次數多少、發生的規律、早搏形態的變化,以及是否有房性心動過速,室性心動過速等等等。
對于早搏是否需要積極的進行治療這個問題,患者自己一般是無法準確判斷的,很重要的關鍵點在于判斷早搏的病因和誘因,評價是否有器質性心臟病,是否會影響心排血量,是否會發展成嚴重的心律失常等等。
-
中國泛癌種基因檢測大Panel獲國際認可!桐樹基因斬獲歐盟CE認證伴隨我國基因科技的不斷提升,國內外基因檢測水平正在日臻趨同,國際上對我國企業研發生產的基因檢測產品及技術的認可度也隨之提
-
更年期女性的春天可能不明媚,仲景逍遙丸來添彩人間四月芳菲盡,本是出門踏青,賞春好時節,有些人卻無法心情舒暢。相反,會出現情緒激動、悲觀失望,甚至自暴自棄的情況,她們
-
總是熬夜,當心腎陰虛!情況嚴重可用六味地黃丸熬夜會有哪些影響?短期來看,可能會出現白天上班沒精神、打瞌睡的情況;長期來看,可能會免疫力下降、臉色暗淡出現黑眼圈,健忘
-
痛經調理需針對不同體質分時段正確服用月月舒時下,氣溫乍暖還寒,有的人穿著棉襖,有的人已經穿上薄衫,有愛美的年輕女性甚至已經迫不及待的換上薄薄的絲襪、短裙。這樣的裝
-
更年期女性春季臟躁癥狀加重可用逍遙丸最美人家四月天,春天萬物復蘇、百花盛開,本該讓人心情舒暢,然而春季卻是抑郁癥的高發季節。因為春季陽氣升發,容易造成肝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