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頻,病因卻可能不在脾、腎、膀胱?諸法不效,試試從肝入手
尿頻是生活中常見的現象,以尿頻尿急,每日10~20次,甚則30次以上為特征。雖然不是特別痛苦的癥狀,但卻也給生活帶來相當大的困擾。每一個尿頻的人,遇到會議和長途旅行都會非常怵吧?到處找廁所的感覺太心塞了!
臨床治療尿頻一般或清利濕熱,或清熱涼血,或健脾益氣,或補腎固澀,多能收到較好療效。但臨床上也不乏遇到用上述治法不效者,今天的文章中,名醫曾定倫面對這種傳統治療無效的尿頻案例,每每從肝入手進行辨證治療,往往收到良效,有時甚至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案1
彭某,43歲,教師。1984年4月8日來院門診。自訴1年來尿頻尿急,日20余次,每次小便量少、色清、無痛,曾到重慶市第九人民醫院診治,檢查提示尿道口狹窄,予抗菌消炎、利尿等西藥治療無效,又服清熱解毒、利尿通淋及固腎縮泉中藥數十帖,效亦不顯,現除小便頻數、心煩眠差外,余無不適,尿常規無異常,舌質淡紅,苔薄白,脈沉弦數。
證屬厥陰虛寒,疏泄失職所致。治當以暖肝散寒、緩急澀尿為法。藥用暖肝煎化裁。
案2
李某,女,35歲,小學教師。1985年10月4日因小便頻數,每日20余次,來余處就診。患者發病后曾到重慶市第九人民醫院診治,實驗室檢查,小便常規及泌尿系統彩超檢查未見異常,中西藥雜投無效。現尿頻難禁,每隔不到1小時即欲小便,夜尿頻,難以安眠。心煩易愁,苦不堪言,每次尿量不多,舌紅少苔,脈弦數。
證屬肝郁化火,疏泄太過。治當滋水涵木,柔肝緩急。方以芍藥甘草湯加味。
尿液的生成在腎,經過三焦水道的通調而下達膀胱,通過膀胱的氣化作用從前陰排出體外,因此,小便不利的直接原因和主因是腎和膀胱氣化、約束功能失調。但肝主疏泄,全身各臟腑氣化功能的調節與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關。
同時肝腎同源,精血互生,五行相生,無論從生理功能還是病理變化上均關系密切,相互影響。因此,肝臟有病,疏泄功能失常,無論太過或不及,影響到腎和膀胱的氣化及約束作用,均可能導致小便失常為病。
再從經絡的循行部位來看,足厥陰肝經“循陰股,入毛中,環陰器,抵小腹”;足厥陰絡脈“其別者,循經上睪,結于莖”;足厥陰經筋“循陰股,結于陰器,絡諸筋”。
因此,肝經與陰器的關系非常密切,肝經出現病變也可以影響陰器的功能而出現小便失調。《靈樞·經脈》說:“是主肝經所生病者……遺溺,癃閉。”因此,小便不利、尿頻等癥,若屬由肝臟或肝經的病變影響到腎及三焦、膀胱等氣化功能所導致,只單純針對腎、三焦和膀胱來治療往往效果就不好,這時就必須從肝入手進行辨證治療,才能達到預期效果。
尿頻從肝論治的關鍵是要抓住以下辨證要點:
①小便窘迫難禁,尿量少;
②心煩易怒;
③舌紅、苔薄、脈弦;
④查體及實驗檢查,無陽性結果;
⑤從肺、脾、腎、三焦、膀胱論治,療效不顯著。
尿頻從肝論治仍需分清寒熱虛實。一般病久多虛多寒,結合色脈不難辨認;肝熱化火者往往窘迫為甚,小便黃、心煩、口苦、舌紅少苔等可資辨別。
肝經虛寒者可用暖肝煎為基礎方加減進行治療;肝火灼迫、疏泄太過者可用芍藥甘草湯加減治療;但無論寒熱虛實,尿頻一癥從肝論治時均需加入柔肝緩急之品。
《內經》云 “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辛以補之,酸以瀉之”。故在辨證治療的基礎上加當歸、白芍、枸杞子、甘草之屬,以收酸甘化陰、柔肝緩急之效。
在尿頻的臨床治療中,凡辨證與肝有關者,無論寒熱虛實,筆者在辨證用藥的基礎上多套入芍藥甘草湯進行治療,且重用其量,往往收到異乎尋常的療效。
本病主癥是小便頻數難禁,病位在腎與膀胱,故治療時當隨證加入固腎澀尿之類藥物,則其效更彰。
-
中國泛癌種基因檢測大Panel獲國際認可!桐樹基因斬獲歐盟CE認證伴隨我國基因科技的不斷提升,國內外基因檢測水平正在日臻趨同,國際上對我國企業研發生產的基因檢測產品及技術的認可度也隨之提
-
更年期女性的春天可能不明媚,仲景逍遙丸來添彩人間四月芳菲盡,本是出門踏青,賞春好時節,有些人卻無法心情舒暢。相反,會出現情緒激動、悲觀失望,甚至自暴自棄的情況,她們
-
總是熬夜,當心腎陰虛!情況嚴重可用六味地黃丸熬夜會有哪些影響?短期來看,可能會出現白天上班沒精神、打瞌睡的情況;長期來看,可能會免疫力下降、臉色暗淡出現黑眼圈,健忘
-
痛經調理需針對不同體質分時段正確服用月月舒時下,氣溫乍暖還寒,有的人穿著棉襖,有的人已經穿上薄衫,有愛美的年輕女性甚至已經迫不及待的換上薄薄的絲襪、短裙。這樣的裝
-
更年期女性春季臟躁癥狀加重可用逍遙丸最美人家四月天,春天萬物復蘇、百花盛開,本該讓人心情舒暢,然而春季卻是抑郁癥的高發季節。因為春季陽氣升發,容易造成肝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