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手術切下來的病變組織,要讓家屬看一下,而不能直接扔掉?
有人好奇地問了這樣一個問題:手術中不論切下來什么,都要給家屬看一眼,真的是這樣嗎?為什么手術切下來的病變組織,要讓家屬看一下,而不能直接扔掉呢?
這確實是事實,外科醫生確實是這樣做的,在手術室門口你經常能做到這種情況,可以說已然是約定俗成的做法,只要是病灶或組織切除性手術,切下來的東西,主刀醫生或助手都要將切下來的東西拿到手術室門口,家屬通常是焦急地等在手術室門前,看見門一推開,一擁而上,醫生將切下來的東西端給家屬看,并說這就是從病人身上切下來的不好的東西,比如腫瘤,家屬一看,哇,手術成功了,不好的腫瘤切掉了,真好,這下放心了。
這似乎是醫生為了證明他確實把腫瘤切掉了,不給家屬看一下,誰知道你醫生有沒有真的切提呢?其實吧,給不給家屬看,醫生都是一樣做的,都是一樣處理的,也不會存在所謂的醫生做假手術,明明沒切卻說切了,除非是不合規的私立小醫院,或黑診所。正規的醫院,有一套流程,并不是說醫生想怎樣就怎樣,而且手術并不是一個醫生做,有主刀手術,有助手若干,有麻醉師,有手術洗手護士(上手術臺),有巡回護士等等,人一多就雜,并不是某一個人想怎樣他就能怎樣或敢怎樣,所以你大可以放下心來,只要你不到不合規的私立小醫院診所。
切下來的病變標本,不管是給家屬看還是不給家屬看,也并不會直接扔掉,不過,還真有只給家屬看,看完就扔掉的,這通常不合規范。切下來的組織,給家屬看只是一個形式,這不是主要的,更重要的是要將切下來的病變組織送病理檢查,這是必須的要求,是為了最終確診。
就腫瘤來說,切下來的腫瘤組織,不管你肉眼看起來有多像癌癥,也必須得靠病理檢查來確診,這也是最終證據,切下來的組織沒有經過病理檢查主直接扔掉的,這絕對是違規的,錯誤的,無論是就醫療角度,還是就科研角度,這病變組織都是非常重要的資料,要送病理科,做成蠟塊標本,長期保存。
當然,有的家屬就是拒絕做病理檢查(我想這基本上不存在這種情況),當然也偶有這種情況,主刀醫生肉眼可以肯定這切下來的組織就是良性的,也不用去做病理檢查,肉眼憑經驗就可以診斷,醫生可能會建議不送檢,但還是要征求一下病人或家屬的意見,而且我還是強烈建議常規送檢,不差這最后一步也不差這點檢查費。所有從身上切下來的東西都應常規送病理檢查,這其實就是常規做法。可就是有少數醫生過于自信,不送檢,這主要是那些小手術,比如皮下脂肪瘤的切除,痣的切除,息肉的摘除,因為基本上不做病理檢查也能診斷,但別忘了,這些東西之所以要手術切除或摘除,除了治療目的,另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確診,比如,脂肪瘤,基本上通過觸診和B超就能診斷,但想要確診,還是得病理檢查,如果不送病理檢查,并不能確保一定沒有惡變可能。
比如痣也是一樣,萬一已經有惡變呢,送檢一下又何妨?除非病人拒絕,但事實上,病人拒絕的很少,多數是醫生太自信,認為就是脂肪瘤。就是良性痣,認為不必要送病理檢查,這還是冒一些風險的,根本不必要。
-
中國泛癌種基因檢測大Panel獲國際認可!桐樹基因斬獲歐盟CE認證伴隨我國基因科技的不斷提升,國內外基因檢測水平正在日臻趨同,國際上對我國企業研發生產的基因檢測產品及技術的認可度也隨之提
-
更年期女性的春天可能不明媚,仲景逍遙丸來添彩人間四月芳菲盡,本是出門踏青,賞春好時節,有些人卻無法心情舒暢。相反,會出現情緒激動、悲觀失望,甚至自暴自棄的情況,她們
-
總是熬夜,當心腎陰虛!情況嚴重可用六味地黃丸熬夜會有哪些影響?短期來看,可能會出現白天上班沒精神、打瞌睡的情況;長期來看,可能會免疫力下降、臉色暗淡出現黑眼圈,健忘
-
痛經調理需針對不同體質分時段正確服用月月舒時下,氣溫乍暖還寒,有的人穿著棉襖,有的人已經穿上薄衫,有愛美的年輕女性甚至已經迫不及待的換上薄薄的絲襪、短裙。這樣的裝
-
更年期女性春季臟躁癥狀加重可用逍遙丸最美人家四月天,春天萬物復蘇、百花盛開,本該讓人心情舒暢,然而春季卻是抑郁癥的高發季節。因為春季陽氣升發,容易造成肝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