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膽濕熱生黃疸!三中草藥泡水喝,清肝利膽,黃疸“悄悄”不見了
菌陳是清肝膽濕熱、退黃疸的名藥。用“三味茵陳茶”可以更好地除濕熱肝膽、退黃,比單味茵陳茶保健效果更佳。
小時候有一年當地流行某種肝炎,所以家家戶戶去野外、山上挖菌陳。也就從那個時候知道了菌陳對于肝濕的作用,可以利濕退黃。長大了行醫在肝膽病方面,我也經常選用菌陳。
前段時間接診了一個患者,肝膽濕熱黃疸。患者來診時,病人以身黃、脘腹痞滿、納呆嘔惡為主癥,并且患者自述脅肋劇痛,痛徹肩背,嘔惡嚴重甚則嘔逆膽汁者,位在膽并及于肝,證屬膽熱瘀結;并且對陽黃進一步辨濕熱孰輕孰重;颊咭园l熱重,胸腹熱滿,按之灼手,口干苦思飲,煩渴不寧,大便干結,小便短赤,舌邊紅紫少津,苔黃,脈弦數為主癥者,為熱重于濕。綜合黃疸色澤變化、患者精神狀態及全身情況判定,確診為肝膽濕熱引起的黃疸,采用清肝利膽的治療措施。濕熱基本清除則以健脾和留佐以清疏為法,恢復期養肝健脾和胃為主,現固療效。
用甘露消毒丹化裁。藥用藿香葉、白豆蔻、清半夏、石莒蒲、生薏仁、菌陳、木通、黃岑、連翹、赤芍藥、郁金。本方以石菖蒲、藿香、白豆蔻、薏仁、半夏芳香化濁,開泄氣機,燥濕暢中,健脾利濕,同時配合菌陳、黃芩、連翹、木通清熱利濕退黃。清理上中下三焦濕熱同時可清熱解毒,赤芍、郁金或營開郁。利膽退黃、方中芳香化濁、清熱利濕解毒之品相配伍中,均佐以輕清宣透之品、宣上、暢中、導下以治中、濁化濕利,熱清毒解。本方為治濕熱交阻,彌漫三焦,氣機不利,清濁混淆,且混熱井重或濕重于熱證之良方。
肝膽濕熱之熱重于濕者,極易導致瘀熱互結,腑氣不通而耗傷陰液,治療應在清熱通腑、活血化瘀的同時,重視護陰,重用生地,并加入玄參、麥門冬養陰之品;濕重于熱者,濕遏陽氣易致濕郁而熱熾,必用赤芍、郁金活血解郁,以利濕邪清除。肝膽濕熱期以清利肝膽為主,濕熱基本清除則以健脾和胃佐以清疏為法,恢復期養肝健脾和胃為主,現固療效。
之后,患者治療一個多月,病愈出院。臨走前,我建議他平常喝點“三味茵陳茶”來保肝膽、退黃。
三味茵陳茶
原料:茵陳20克、夏枯草15克、車前草10克
制作方法:將茵陳、夏枯草、車前草一起入瓷杯或玻璃杯中,充入沸水,浸泡10分鐘,即可飲用。每天一劑,隨限隨泡
養生功效:清熱、退黃、利膽
菌陳能清利濕熱,為治黃之專藥。菌陳茶功效有顯著的消熱利濕、清肝利膽、降血壓等作用,對濕熱黃疸、黃疸型肝炎、胸脅脹痛、膽囊炎、膽石癥、高血壓、心煩失眠、頭暈、目眩等有明顯效果。
夏枯草行肝氣,開肝郁,清肝、散結、利尿;清肝明目:用于肝熱目赤痛,及肝陽上亢之頭痛、目眩(如高血壓病)等,與菌陳、夏枯草合用共奏清熱利濕、退黃、利膽作用。
車前草也是清肝熱,利水道的佳品。《本草》中記載,車前草:“明目者,以清肝熱,如金底抽薪,非因泄水之功也。”《本經》:“主氣癃、止痛,利水道小便,除濕痹。”這些都闡述了車前草清肝利膽、除濕的作用。
與菌陳和夏枯草同用,可以有很好的清熱、退黃、保肝膽、利水作用。適合預防黃疸,或輔治黃疸疾病。
本節養生要點提煉
① 知道肝膽濕熱肋痛的臨床表現、治療方法等。
② 學會配制“三味茵陳茶”來清肝膽濕防、退黃。
-
中國泛癌種基因檢測大Panel獲國際認可!桐樹基因斬獲歐盟CE認證伴隨我國基因科技的不斷提升,國內外基因檢測水平正在日臻趨同,國際上對我國企業研發生產的基因檢測產品及技術的認可度也隨之提
-
更年期女性的春天可能不明媚,仲景逍遙丸來添彩人間四月芳菲盡,本是出門踏青,賞春好時節,有些人卻無法心情舒暢。相反,會出現情緒激動、悲觀失望,甚至自暴自棄的情況,她們
-
總是熬夜,當心腎陰虛!情況嚴重可用六味地黃丸熬夜會有哪些影響?短期來看,可能會出現白天上班沒精神、打瞌睡的情況;長期來看,可能會免疫力下降、臉色暗淡出現黑眼圈,健忘
-
痛經調理需針對不同體質分時段正確服用月月舒時下,氣溫乍暖還寒,有的人穿著棉襖,有的人已經穿上薄衫,有愛美的年輕女性甚至已經迫不及待的換上薄薄的絲襪、短裙。這樣的裝
-
更年期女性春季臟躁癥狀加重可用逍遙丸最美人家四月天,春天萬物復蘇、百花盛開,本該讓人心情舒暢,然而春季卻是抑郁癥的高發季節。因為春季陽氣升發,容易造成肝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