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知識科普:乳腺癌(上篇)發病率、病因以及臨床表現
乳腺癌是一種始于乳腺細胞的癌癥。在世界范圍內,乳腺癌是僅次于肺癌的第二最常見的癌癥類型(占所有癌癥發病率的11.9%,包括男女)。
發病率
乳腺癌是婦女中最常見的癌癥(32%),是僅次于肺癌的女性癌癥死亡原因(15%)。
2017年乳腺癌新病例和死亡估計數(僅為婦女)[2]:
新案件:255,180.
死亡人數:41,070.
目前,婦女被診斷患有乳腺癌的一生風險約為八分之一。
性別
乳腺癌在男性中相對少見;女性與男性的比例約為100:1.
年齡
患乳腺癌的風險隨年齡增長...只有0.8%的乳腺癌發生在30歲以下的婦女,約6.5%的乳腺癌發生在30至40歲的婦女。大多數病例發生在病人身上。40多年年齡的問題。
地理
乳腺癌的發病率顯著高于美國和歐洲國家如英國、丹麥、荷蘭、新西蘭和瑞士比印度、日本、泰國、尼日利亞都要好。有人認為,乳腺癌發病率的這些趨勢可能與飲食脂肪消費有關。
成因及危險因素
1.家族史
關聯度
受影響的一級親屬(母親、女兒或姐妹)的相對風險是1.7倍與對照相比,不受影響的家庭成員。
如果有兩個一級親屬(女性或男性)受影響,相對風險會增加更多。4-6次與沒有此危險因素的患者相比。
診斷時受影響親屬的年齡
一位母親在60歲以下被診斷為2次增加了風險。
絕經期前疾病的一級親屬發病與三次乳腺癌風險增加。
雙側乳腺癌親屬
雙側癌在一級親屬中可能會增加更多的風險。六次.
更年期前一級相對患雙側乳腺癌的婦女的相對風險接近。9次.
2.月經和生殖因素
早期月經初潮(12歲之前)與雙倍增長處于危險之中。
更年期晚期(55歲以后)也有雙倍增長患乳腺癌的風險。
30歲以后的第一次足月妊娠與雙倍增長與早期第一次足月妊娠相比有風險。
3.避孕藥和激素替代療法
流行病學數據為血漿雌激素與乳腺癌風險之間的關聯提供了有力的證據。
口服避孕藥
在……里面1996年大元分析表明近期口服避孕藥的使用史,而不是使用時間,是乳腺癌風險的預測因素。
這些數據是基于老大劑量中劑量口服避孕藥而不是最近使用的小劑量避孕藥。
激素替代療法
關于激素替代療法(HRT)或絕經后激素的使用,其結果是婦女健康倡議表明雌激素和孕激素聯合使用的總體風險大于益處。
在手臂上服用雌激素和孕激素風險增加26%與服用安慰劑的手臂相比,有浸潤性乳腺癌。此外,在服用這些激素的婦女中,患心臟病、中風和血栓的風險增加。
在雌激素的手臂上無增加乳腺癌風險報告。這個?試驗還得出結論,雌激素并不能增加或降低女性患心臟病的風險,盡管它確實增加了中風的風險,降低了髖部骨折的風險。
4.遺傳因素
遺傳風險因素不到10%乳癌。
常染色體顯性遺傳見于:
Li-Fraumeni綜合征
Muir-Torre綜合征
柯登病
Peutz-Jeghers綜合征
BRCA 1和BRCA 2突變
BRCA 1雖然罕見,但在乳腺癌高風險家族遺傳中占45%.發生浸潤性癌的風險接近50%在50歲以下,65歲之前超過80%.
常染色體隱性遺傳見于:
共濟失調-毛細血管擴張癥
5.增殖性乳腺疾病
這一類別包括以下情況:中度或花色上皮增生,有無異型性,硬化性腺病,和小導管乳頭狀瘤。
其他良性疾病(輕度導管增生、腺病、囊性改變、高位化生)與風險增加無關。
組織學變異
上皮增生::包括上皮層的增生,通常是三層或三層以上的厚度。
硬化性腺病*因硬化癥而扭曲的良性導管數目增加。
乳頭狀瘤:乳頭狀瘤由淺薄的上皮細胞組成,纖維血管核心、基底肌上皮層和完整的基底膜組成。
不典型導管增生與導管上皮細胞的增殖有關,與導管原位癌(DCIS)的某些但并非全部特征相同。
不典型小葉增生小葉細胞的增殖是小葉原位癌(LCIS)的共同特征,但在小葉內填充或膨脹不到腺泡的50%。
與每種類型相關的風險
乳頭狀瘤(無非典型性增生的乳腺增生性疾病)和硬化性腺病僅輕微增加患乳腺癌的風險(1.5-2.0次).
良性增生伴不典型增生,如不典型導管或小葉增生。這些可能會增加相對風險四次...有乳腺癌家族史和個人不典型上皮增生史的患者與單純有陽性家族史的患者相比,乳腺癌風險增加了8倍,與無非典型增生和家庭病史陰性的患者相比,乳腺癌風險增加了11倍。
非浸潤性癌(導管原位癌或小葉原位癌)在以前的活檢中:小葉原位癌,明顯增加風險(8-11次).
個人乳腺癌史:這也是公認的危險因素。這個因素取決于病人診斷時的年齡。年輕婦女的風險增加。風險在于每年1%從最初診斷為散發性乳腺癌的時候起。患有遺傳性乳腺癌的婦女患第二原發乳腺癌的風險要高得多,每年約5%(50%-60%的終生風險)。也適用于有子宮內膜、卵巢或結腸癌病史的病例。
6.輻射照射
原子彈幸存者:在日本原子彈爆炸的幸存者中,觀察到乳腺癌的發病率有所增加,峰值潛伏期為15-20年。
放射治療:接受地幔照射治療的霍奇金氏病患者,尤其是放射治療時年齡在20歲以下的婦女被發現乳腺癌的發病率增加。
7.高脂肪飲食
脂肪含量高的飲食會增加患乳腺癌的風險。研究表明,飲食脂肪含量的差異可能是不同國家乳腺癌發病率差異的原因之一。
8.肥胖
繼發于肥胖的內源性雌激素水平的改變可能會增加乳腺癌的風險(脂肪組織中會發生睪酮與雌二醇的芳構化)。
9.酒精
適量飲酒(每天兩杯或兩杯以上)似乎會適度增加乳腺癌的風險。
10.社會經濟地位
乳腺癌的發病率在婦女中更高。高等社會經濟背景。這種關系很可能與生活方式的差異有關,比如初生時的年齡。
癥狀和體征
局部癥狀
左側乳房受累頻率高于右側,最常見的部位為上外象限和乳暈后區。
無癥狀通過乳房X線篩查,無癥狀的患者中發現越來越多的乳腺惡性腫瘤。
乳房腫塊可在80%的乳腺癌患者中檢測到,是病史和體格檢查中最常見的征象。典型的乳腺癌腫塊具有明顯的特征,并傾向于:單方孤不規則實心硬非移動非投標
乳房疼痛是大約5%的病人的癥狀。
皮膚或乳頭退縮5%的病人。
自發乳頭溢液通過乳腺導管是大約2%的患者的癥狀。
豐胸在1%的病例中。
乳頭結痂或糜爛這可能發生在Paget‘s病,是1%的病例的癥狀。
記憶輔助:無癥狀的+3項征象與乳頭有關,3項與整個乳房有關。
轉移性
淋巴結轉移
乳腺癌最常見的傳播區域是:
骨(80%)
肺(25%)
肝臟(20%)
大腦(15%)
其他器官,包括骨髓,大腦,卵巢,脊髓,眼睛(20%)。
-
中國泛癌種基因檢測大Panel獲國際認可!桐樹基因斬獲歐盟CE認證伴隨我國基因科技的不斷提升,國內外基因檢測水平正在日臻趨同,國際上對我國企業研發生產的基因檢測產品及技術的認可度也隨之提
-
更年期女性的春天可能不明媚,仲景逍遙丸來添彩人間四月芳菲盡,本是出門踏青,賞春好時節,有些人卻無法心情舒暢。相反,會出現情緒激動、悲觀失望,甚至自暴自棄的情況,她們
-
總是熬夜,當心腎陰虛!情況嚴重可用六味地黃丸熬夜會有哪些影響?短期來看,可能會出現白天上班沒精神、打瞌睡的情況;長期來看,可能會免疫力下降、臉色暗淡出現黑眼圈,健忘
-
痛經調理需針對不同體質分時段正確服用月月舒時下,氣溫乍暖還寒,有的人穿著棉襖,有的人已經穿上薄衫,有愛美的年輕女性甚至已經迫不及待的換上薄薄的絲襪、短裙。這樣的裝
-
更年期女性春季臟躁癥狀加重可用逍遙丸最美人家四月天,春天萬物復蘇、百花盛開,本該讓人心情舒暢,然而春季卻是抑郁癥的高發季節。因為春季陽氣升發,容易造成肝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