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友親告:確診癌癥后,情緒消極也會引起腫瘤的復發轉移
36.27%的癌癥患者存在睡眠障礙,28.42%的癌癥患者擔憂家庭壓力,有13.21%的患者表示在近一周內有自殺傾向。總體來看,睡眠障礙、家庭壓力和壓抑是癌癥患者三大最常見的心理困擾。
這些感受和情緒與康復息息相關,甚至會影響治療的預后,引發腫瘤轉移或者復發。今天一起來看看我們都可能會經歷那些情緒和感受,又應該如何應對呢?
一、患癌后的反應和需求
01、自我堅強
有些覓友腦子里面迅速出現的是堅強,感覺他們必須堅強并保護他們的朋友和家人。
02、支持需求
有些覓友可能會馬上尋求支持,并轉向親人或其他癌癥幸存者。
03、信息需求
有些覓友也可能會馬上去查閱關于自己病癥的信息。
04、精神需求
轉向他們的信仰來幫助他們應對。
無論你做出什么反應,什么樣的決定,重要的是要做適合自己的事情,而不是和別人作比較。
如果你愿意,可以嘗試分享你的感受和情緒給身邊的家人朋友。當然你的病友們可能是更好地選擇,因為他們可能正在、曾經或者已經經歷過這些情緒和感受。
傾訴也是釋放和緩解情緒的途徑,而且你的傾訴可能會讓更多的覓友們能找到共鳴,并且在最需要的時候給予彼此聆聽、支持和鼓勵。
05、不堪重負(心亂如麻)
初診的時候,當你第一次聽到‘癌癥’或者是‘腫瘤’這些字眼的時候,你可能會覺得你的生活已經失控。這可能來自以下的思考:
你想知道你是否能繼續活下去。
你的正常工作可能會被頻繁的出入醫院和治療打亂。
醫生和身邊的一些人開始使用你不熟悉的醫學用語。
你覺得你再也做不了自己喜歡的事情。
你感到無助和孤獨。
那么初診后,當這些情緒出現的時候,我們該怎么辦?
搜集信息:首先人們通常對于自己未知或者不熟悉的較為易懂易得并且科學可靠的消息和資訊可能會給你很多幫助。在這個互聯網時代,有很多魚龍混雜的信息和資訊,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好好辨識,盡量選擇一些正規的渠道去了解。
多多溝通:不要因為懼怕聽不明白,不和醫生溝通,多多和醫生溝通不但有助于你快速了解疾病,還是了解自己身體狀況的最好途徑;因為主治醫生就是你身體最佳的管理師,對于你的身體,醫生可能比你更加了解。
忙碌起來:有些人忙碌起來可能會感覺更好,不論是去學習疾病知識,還是其他活動。可以聽音樂、做手工藝、閱讀等等都可以幫助我們平靜心情。
06、否認
有一部分病人初診的時候,可能無法相信或接受你患有癌癥的事實。這被稱為否認。
但是這種情緒也可能是有幫助的,因為它可以給你時間來適應你的診斷。它也可以讓你有時間對未來感到充滿希望和更好。如果這種否認的心態持續時間過長,可能導致延遲治療而錯過最佳治療時間。
大多數人都可以順利通過這個階段。通常在開始治療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會接受這個事實了。
所以在初診的時候,不論有什么情緒,首先要做的是完善各項檢查,讓醫生對整個病情有個全面的了解,一方面有助于為你增加信心,減輕否定的情緒;另一方面將來有助于醫生制定最佳的治療方案。
07、憤怒
憤怒是癌癥患者經常會出現的情緒。憤怒往往來自難以表現的感覺,如恐懼,恐慌,挫折,焦慮或無助。
很多病友會經常自問:“我也沒做什么事情,為什么是我?為什么是我家人?”,對于患癌癥這件事情很生氣。
這可能衍生到對自己的醫護人員生氣,氣他們沒有過多的時間給你解釋清楚一切,氣護士面對滿是瘡痍的血管無處下手;也可能對自己的健康的家人和朋友生氣。
宣泄出來:如果你內心真的感到生氣,你不必假裝一切都好。與你的家人和朋友談談你的憤怒。或者,請你的醫生給你介紹一位心理醫生。
恐懼和擔心:有些病友或者家屬,聽到得了癌癥,可能會感到害怕。
大多對于關于癌癥的恐懼是基于故事,謠言或錯誤信息。這種情緒不可怕,為了應對恐懼和擔憂,大多數人會努力去把未知的部分變成已知。
大多數人在了解事實后會感覺好些。當病人知道會發生什么的時候,他們會變得沒有那么害怕了。
了解信息:了解你的癌癥,并了解你可以做什么成為你護理中的積極合作伙伴。一些研究甚至表明,那些對自己的疾病和治療了如指掌的人更容易遵循他們的治療計劃,并且比那些沒有治療計劃的人更快地從癌癥中恢復過來。
08、希望
當癌癥患者慢慢了解開始了解自己的疾病后,有部分人開始感到一種希望。有很多理由感到有希望。
數百萬患有癌癥的人今天仍然活著,很多病友的病癥可能比你嚴重的多,但是現在依然很好的活著。這些都源于和病友的交流和對疾病的深入了解。
希望可以幫助你的身體對付癌癥。因此,科學家們也正在研究:希望和積極的態度是否有助于人們感覺更好。以下是你可以建立你的希望感的一些方法:
按照以往的計劃規劃你的日子。
不要因為癌癥而限制你喜歡做的事情。
尋找有希望的理由。如果有幫助,請寫下來或與其他病友討論。
花時間在大自然中。
反思你的宗教或精神信仰。
聽聽關于積極生活的癌癥患者的故事。
09、壓力和焦慮
在治療過程中和治療后,對你所經歷的所有生活變化都有壓力是正常的。但過多的焦慮意味著你有額外的擔心,不能放松,這些焦慮可能造成:
你的心臟跳動更快。
你有頭痛或肌肉疼痛。
你不想吃東西。或者你吃得更多。
你感到胃病或腹瀉。
你缺乏安全感,虛弱或頭暈。
你的喉嚨和胸部有緊繃的感覺。
你的睡眠受到影響。
你很難專注。
如果出現這些情況,建議咨詢自己的醫生,排除不是藥物引起的,再來對抗壓力和焦慮。
適當的壓力可以保護你的身體不受傷害,但是過多的壓力和焦慮可能會影響治療和康復的效果。所以重點是想辦法控制自己的壓力,而不是讓它控制你。
10、悲傷和抑郁
許多癌癥患者都會感覺到難過,因為不僅僅失去了健康,還失去了患病前的生活。有些患者治療完成后,依然會感到難過,這是生活中重大變故發生時候的正常情緒。
如果隨著時間的推移,你的傷心感覺不但沒有減輕,反而加重了,甚至干擾到正常的生活了,那么要警惕抑郁癥的發生。
抑郁癥可以治療。以下是抑郁癥的常見跡象。如果您有以下任何跡象超過2周,請和醫生說明,請求心理醫生或者精神科醫生的幫助。
如果你的醫生診斷你患有抑郁癥,可能會使用藥物治療,以幫助減少緊張。或者,請專業的精神科醫生會診。不要總是覺得自己應該可以控制這些感覺。獲得專業的幫助對抗癌和之后的康復都是至關重要的。
11、內疚
很多病患會感到愧疚或者內疚,一些老年患者可能會責怪自己是家庭的負擔。或者,你可能會羨慕別人的身體健康,并為此感到羞恥。
一些病患可能會責怪自己選擇自認為可能導致癌癥的生活方式,例如過度的抽煙、飲酒和熬夜等等。
尋求真相:如果是對自己患癌的原因自責內疚,可以像醫生咨詢,如果真的是因為自己的生活方式,那么這種情緒有助于幫助我們去積極抗癌,并且改變原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多做對比:如果不是自己本身的原因患癌,那么也不用過度自責哦!作為父母對比當子女小的時候,我們也是這么不怕勞累的照顧子女的,作為親人,現在子女對自己的照顧也是一樣的心情,多以要理解子女的心情。
二、如何應對你的情緒表達和感受
有研究發現,當人們感覺到強烈的憤怒和悲傷的時候,表達出來會更容易釋放和緩解這些情緒。
有些患者通過與朋友、家人,其他癌癥患者,支持團體或自咨詢來交談從而理清他們的感受,然后在交談的過程中,可能已經得到了一種釋放。如果不愿意與他人討論癌癥,也可以通過思考或寫下這些情緒來理清、釋放和緩解你的情緒。
01、保持樂觀
這種做法意味著在糟糕的人生階段里尋找好的事情,比如雖然我患癌了,但是我可以使用副作用小的靶向藥物。盡量讓你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些積極的好的方面,而不是總看到最糟糕的一面。
02、不要盲目樂觀
保持樂觀,是指積極應對,而非盲目的樂觀,例如覺得自己沒有什么癥狀,就不去積極治療。
03、不要因為患癌責備自己
有些人認為,因為他們做過或者沒做過一些事情才會得了癌癥。請記住,任何人都可能會發生癌癥。
04、找到幫助自己放松的方法
無論什么活動都能幫助你放松,你應該花一些時間去做。比如冥想、放松訓練和瑜伽,當你感到擔心時,這些可能會幫助你放松。
05、盡可能活躍起來
走出家門的時候,不一定是要去醫院,做一些其他事情,讓自己轉移注意力。同時也可以去空氣好的地方散步,慢跑,做一些溫柔的瑜伽和伸展運動,不但有助于身體恢復,還可以帶給你一天的好心情哦!
06、尋找你喜歡的事物
你可能喜歡木工,攝影,閱讀或是個手工業余愛好者;這些興趣愛好都可以幫助你緩解癌癥帶給你的情緒。
07、關注你可控的事情
做可以控制的事情,會讓病人增添安全感和可控性!比如給自己每天的生活安排個時間表,參與自己治療方案的規劃,改變生活方式這些都是可以控制的事情。
-
中國泛癌種基因檢測大Panel獲國際認可!桐樹基因斬獲歐盟CE認證伴隨我國基因科技的不斷提升,國內外基因檢測水平正在日臻趨同,國際上對我國企業研發生產的基因檢測產品及技術的認可度也隨之提
-
更年期女性的春天可能不明媚,仲景逍遙丸來添彩人間四月芳菲盡,本是出門踏青,賞春好時節,有些人卻無法心情舒暢。相反,會出現情緒激動、悲觀失望,甚至自暴自棄的情況,她們
-
總是熬夜,當心腎陰虛!情況嚴重可用六味地黃丸熬夜會有哪些影響?短期來看,可能會出現白天上班沒精神、打瞌睡的情況;長期來看,可能會免疫力下降、臉色暗淡出現黑眼圈,健忘
-
痛經調理需針對不同體質分時段正確服用月月舒時下,氣溫乍暖還寒,有的人穿著棉襖,有的人已經穿上薄衫,有愛美的年輕女性甚至已經迫不及待的換上薄薄的絲襪、短裙。這樣的裝
-
更年期女性春季臟躁癥狀加重可用逍遙丸最美人家四月天,春天萬物復蘇、百花盛開,本該讓人心情舒暢,然而春季卻是抑郁癥的高發季節。因為春季陽氣升發,容易造成肝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