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的胃癌發現時已是晚期!醫生提醒——到40歲,該做這件事了
我國是胃癌高發國家,發病率為34/10萬,胃癌患者約占全球的47%。根據浙江省癌癥中心最新發布的數據,胃癌排在惡性腫瘤發病率第五位,死亡率第三位。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我國第一位常見腫瘤是胃癌。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以及幽門螺桿菌感染率的降低,胃癌的總體發病率呈穩中有降的趨勢。
胃癌早診早治5年生存率高達90%
中晚期胃癌5年生存率不到30%
胃癌的發生是多因素、多步驟的漫長過程,胃黏膜受到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等因素影響后發生炎癥,長此以往逐漸發展為胃癌癌前病變,少數進展為胃癌。因此要從預防開始,做到早診早治,全程規范化治療。
為什么胃癌的早期發現這么重要?
因為早期胃癌經過系統正規的治療,可以幫助患者保住胃,像正常人一樣繼續生活,5年生存率達到90%以上。如果是中晚期,臨床分期在3期以下的,即使是外科手術、化療、免疫治療、中醫中藥等治療多管齊下,患者的5年生存率仍不到30%。
早期胃癌總體治療費用在人均2萬元內,而中晚期胃癌總體人均費用高達20萬,對患者家庭、社會都是巨大的經濟負擔。
從2016年9月開始,采用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對胃癌風險人群進行胃癌篩查。到目前為止,共篩查7萬余人次,其中篩查出胃癌高危人群并接受胃鏡檢查,檢查結果發現胃癌占比為1.5%,在這些胃癌患者中,85%為早期胃癌。
“這些早期胃癌患者,經過內鏡下黏膜剝離術(ESD)治療,后續只需定期隨訪,可以說是屬于臨床治愈。”
近年來,隨著人們的健康意識逐漸提高,早期胃癌發現比例也越來越多。醫院早期胃癌發現率達30%以上,遠高于國內平均水平。
胃癌早期幾乎沒有任何癥狀
很多早期胃癌都是“順便”查出來的
“早期胃癌之所以難發現,是因為早期胃癌幾乎是沒有癥狀的。門診中遇到不少早期胃癌患者,碰巧是陪同其他人一起來做胃鏡,自己也順便一起做一個檢查,結果意外查出早期胃癌。”
一對40多歲的兄弟,哥哥因為胃脹、胃痛了一段時間,弟弟陪著哥哥到醫院就診,醫生開了胃鏡檢查單,弟弟覺得反正要陪哥哥檢查,自己也順便查一下,于是讓醫生給他也開了胃鏡檢查單。
檢查結果出來,哥哥的問題不大,只是普通的胃炎,還有個息肉,在胃鏡下做了息肉摘除手術。沒想到,弟弟卻查出了早期胃癌。幸運的是,他也在胃鏡下做了黏膜剝離術,手術非常順利,預后也很好。
40歲是胃癌篩查的起始臨界年齡
可先通過血液檢查篩出高危人群
如何早期發現?從流行病學來看,40歲以下人群胃癌的發病率相對較低,多數國家將40—45歲設定為胃癌篩查的起始臨界年齡,以下六類人是重點篩查對象——
1.40歲以上,男女不限;
2.生活在胃癌的高發地區;
3.有消化系統腫瘤家族史,尤其是胃癌家族史;
4.口味重,喜歡吃腌制食品;
5.有不同程度的腸化、胃潰瘍、胃息肉、慢性萎縮性胃炎等胃部疾病;
6.幽門螺桿菌感染者。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六類人屬于胃癌的重點篩查對象,但不是說所有40歲以上人群,都將胃鏡檢查作為常規檢查項目。”呂賓教授說,目前臨床上已有通過抽取幾毫升靜脈血來篩查胃癌風險的方式,即通過檢測幽門螺桿菌、胃蛋白酶原的情況,進一步判斷是否需要做胃鏡。
這項檢查無創,價格也很便宜,只要二百來塊錢。40歲以上者,若有合并上述中的一點,可以去查一查。檢測結果分A、B、C、D四種情況,代表不同的風險人群。
A.幽門螺桿菌、胃蛋白原酶均呈陰性:發生胃癌的風險很低,可以說和正常人沒有太大區別,這部分人群可以暫時不做隨訪。如果比較在意的,可以3—5年做一次隨訪,隨訪也只需先進行血清檢查。
B.幽門螺桿菌陽性,胃蛋白原酶陰性:這部分人群需要根治幽門螺桿菌,根除之前,先做一個胃鏡檢查,了解胃內情況,隨訪可以3年做一次。
C.幽門螺桿菌、胃蛋白原酶均呈陽性:屬于胃癌的高風險人群,建議及時咨詢專科醫生,并2年做一次胃鏡。
D.幽門螺桿菌陰性、胃蛋白原酶呈陽性:同樣也是胃癌的高風險人群,也需要及時做胃鏡檢查,并進行相應的治療。隨訪建議一年做一次胃鏡。
呂賓教授提醒,平時沒有明顯胃部不適的健康人群,若身體出現警告癥狀,不論年紀大小,是否有胃癌家族史等,都要及時就診。所謂警告癥狀指的是,胃病的癥狀與以前不同,如疼痛時間延長,癥狀加劇;出現消瘦、黑便、出血、貧血等癥狀。
約85%的胃癌發現時已經是中晚期
進展期胃癌關鍵在于規范化治療
據統計,我國的早期胃癌檢出率僅15%左右,大約85%的胃癌發現都已經是中晚期,需要外科及腫瘤綜合治療。
浙江省中醫院胃腸外科張琪主任醫師介紹,對進展期胃癌需要外科手術治療的患者來說,規范化治療是關鍵。根據胃癌患者不同的分期,外科治療有開放式手術和微創手術,具體如何選擇要看病期,如果是相對較早期的胃癌,可以選擇做微創手術。目前,醫院每年胃癌外科手術治療超過500例,其中微創手術的比例在逐年增加。
“中晚期的胃癌患者有些已經出現多發轉移,失去手術機會,通過前期化療將腫瘤縮小再進行手術,為患者創造手術機會。”
一年多前,他接診了一位30歲的年輕小伙,因為胃不舒服、吃不下東西來做檢查,結果一來就發現已經是晚期胃癌,腫瘤在賁門部位,幾乎將賁門堵得嚴嚴實實,而且已經發生淋巴結轉移,當時無法做手術了。“我們通過多學科聯合討論,為他制定了方案,先做了兩個周期的化療,將腫瘤縮小,轉移部位的腫瘤也得到了控制,為他創造了手術條件,后續再做了全胃切除手術。配合后期的放化療、中醫輔助治療,這個小伙子恢復得很好,一直在定期隨訪,前不久剛回來復查。像這樣的例子,在省中醫院非常多。”
中醫藥在胃癌診療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為手術患者保駕護航
增效減毒、降低腫瘤復發幾率
在胃癌診治的多學科全鏈條管理過程中,傳統的中醫藥特色治療貫穿始終,在胃癌的預防、規范化治療、后期康復等不同階段,發揮了重要作用。
胃癌的發生發展有一定規律,不到10%的胃癌和遺傳有關,還有90%與后天因素有關,這部分胃癌是可以早期干預的。在癌前病變的階段,通過中醫藥治療、延緩甚至逆轉癌前病變。
手術前,通過中醫中藥的內服和外治,比如針灸、熱療、中醫熏蒸等,讓患者的胃腸道功能得到調理,使患者能更好地耐受手術。手術后,通過中醫藥的輔助治療,讓患者能更快地恢復胃腸道功能。
一些手術后的患者由于長期臥床不動,血液處于高凝狀態,容易形成血栓,導致靜脈栓塞危及生命。通過中醫藥的干預,可以減少靜脈栓塞的概率。
此外,中醫藥輔助治療還能減少放化療帶來的毒副反應。比如,抗腫瘤藥物所致手足綜合征,發病率約60%-70%,其中約有20%重度患者在化療過程中不得不減藥甚至停止化療,現代醫學沒有很好的方法解決。“我們通過多年臨床實踐,運用中醫外治理論,在不減量更不停藥的前提下,用中藥為抗腫瘤藥物保駕護航,有效率達90%。”
在胃癌患者完成手術、化療等所有治療后,患者最擔心的是腫瘤是否會復發。中醫根據患者不同的體質辨證施治,健脾理氣,疏通氣機,對脾胃功能進行整體調理,改善內環境,增強機體免疫力,降低腫瘤復發的概率。
對那些晚期胃癌患者,已經失去手術、化療等常規治療的機會,也可通過中醫藥調理,緩解晚期癥狀,適當延長生命。
-
中國泛癌種基因檢測大Panel獲國際認可!桐樹基因斬獲歐盟CE認證伴隨我國基因科技的不斷提升,國內外基因檢測水平正在日臻趨同,國際上對我國企業研發生產的基因檢測產品及技術的認可度也隨之提
-
更年期女性的春天可能不明媚,仲景逍遙丸來添彩人間四月芳菲盡,本是出門踏青,賞春好時節,有些人卻無法心情舒暢。相反,會出現情緒激動、悲觀失望,甚至自暴自棄的情況,她們
-
總是熬夜,當心腎陰虛!情況嚴重可用六味地黃丸熬夜會有哪些影響?短期來看,可能會出現白天上班沒精神、打瞌睡的情況;長期來看,可能會免疫力下降、臉色暗淡出現黑眼圈,健忘
-
痛經調理需針對不同體質分時段正確服用月月舒時下,氣溫乍暖還寒,有的人穿著棉襖,有的人已經穿上薄衫,有愛美的年輕女性甚至已經迫不及待的換上薄薄的絲襪、短裙。這樣的裝
-
更年期女性春季臟躁癥狀加重可用逍遙丸最美人家四月天,春天萬物復蘇、百花盛開,本該讓人心情舒暢,然而春季卻是抑郁癥的高發季節。因為春季陽氣升發,容易造成肝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