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娘”從心理上是“純爺們兒”
時下中國選秀節目中出現的“偽娘”現象,引起社會熱議。殊不知,“偽娘”一詞由來已久,只是其傳播和影響一直存在于小眾之中。如今,“偽娘”走進大眾視野,引發公眾的審美革命,成為國內日漸衰敗的選秀節目的救命稻草。實際上,國內刮起的“偽娘”之風并不是首創,“偽娘”在國外的選秀節目中早已司空見慣,在國外的影視劇中也常有出現。但是,目前中國公眾所理解的穿女裝、涂口紅、翹蘭花指的“偽娘”,與最早源自日本動漫的“偽娘”,已經面目全非了。
日本早有“食草男”“裙子男”
“偽娘”一詞最早出自日本,與之有相同之處的,還有諸如“食草男”、“裙子男”等說法。 “食草男”主要指積極參與自己有興趣的活動,而在與異性戀愛方面顯得非常消極的20-30歲之間的男性。“食草男”更會自我欣賞,喜歡單身生活,關心肌膚管理或漂亮的東西,是網上購物的“大手”。對他們而言,日常的個人修飾除了涂抹護膚品外,還會畫眼線、涂口紅。在日本,眉毛整理用品、美甲用品都是“食草男”們所喜愛的。
而最近,日本穿裙子的男性在不斷增多。在東京的原宿和青山等年輕人聚集的街頭,經常可以看到穿著黑色長裙和高跟鞋的男性。出售前衛時裝的日本“Comme desGarcons”有關人士稱:“買裙子的男士非常多,我們這個品牌雖然很早以前就開始出售男士裙子,但是以前買的人很少,最近買男士裙子已經是一種很平常的現象了。 ”主要買賣二手服裝的“東京Alice”也稱:“買裙子的男性很多,他們特別愛買露出部位很少的長裙,當然也有一部分顧客會買短裙,買短裙的男性一般會搭配一條短褲。 ”
對于日本男性流行穿裙子的現象,有的日本網友說:“這看起來優雅俏皮很有感覺。 ”也有的認為“還是無法接受這種現象”。但無論如何,“著裙男子”、“高跟鞋男子”等,都作為全新的時尚刊載于日本各時尚雜志上。
如果說“食草男”、“裙子男”還能讓人看出是男人的話,那么比他們更進一步的“偽娘”,則真有“安能辨我是雌雄”的本事。其中一位20多歲的“麗奈”(假名)供職于IT公司,每天著西裝上班,下班后用女裝、假文胸、假指甲來塑造女性形象。他的女朋友對其“偽娘”一事全然不知。他說自己“只不過是想通過塑造另一個自我形象來緩解工作壓力,而依然是男性的心靈世界,但婚后將不再從事這一行”。
日本“偽娘經濟”大行其道
隨著“偽娘”熱的興起,聘用“偽娘”服務員的咖啡店、茶館及相關指南不斷問世。日本共同社特別提到東京秋葉原的“云雀亭”女仆咖啡店,該店的服務員全部為身穿女裝的男性,他們頭戴假發、身著褶邊裙、帶著靚麗的妝容接待顧客。該店的“偽娘”服務員始于2年半前。業主經營的另一家咖啡店突然出現服務員不足,無奈之余讓男性工作人員男扮女裝進行服務,結果以“別有風趣”受到顧客青睞,顧客60%為男性。店長說:“由于女服務員服務感到不自在的男性顧客,也會因為同性而毫無顧及。 ”
2008年11月,位于東京練馬區的內衣專賣店“Wish”發售了男性專用胸罩。發售1年以來創下1萬個以上的銷售紀錄。
此外,“女裝男子”不斷成為秋葉原派動畫及電子游戲中人物。這類角色非但不會受到漫迷們反感,反而受到特別的喜愛。某女孩誤將某俊美男孩認作同性,男孩并不說破,女孩認為自己愛上了同性而郁郁寡歡,待真相大白之后才破涕為笑的情節,在很多動畫中出現。
日本人一向與做什么都要做到極致的個性,應眾多“偽娘”迷們的愿望,“游time出版社”還于去年10月出版了《女裝男子變身指南》,從選擇服飾、化妝技巧到假發的配戴方法及絲襪的穿法,均進行了附圖說明,訂單絡繹不絕。
與中國公眾表現出的對“偽娘”的質疑、反感相比,日本媒體則普遍認為,“偽娘”流行的背景,是享受時尚快感的年輕男女日漸增多與社會承受能力的提高,即美是可以超越性別的。著有 《男扮女裝與日本人》的日本多摩大學講師三橋順子說:“男扮女裝曾是具有封閉性的文化,隨著價值取向的多樣化,男性形象的概念開始接受挑戰,只要漂亮,女裝男子也會作為一種潮流被社會所接受。在信息過剩的時代,女裝男子的裝扮程度也有所增加。 ”
秀場“偽娘”更注重噱頭
中國公眾是通過選秀節目認識“偽娘”的,事實上,在很多國家的選秀節目中,“偽娘”類型的選手都曾因為“娘”的特質而成功成為話題人物,同時通過自身的實力,吸引到大量選票。這些“偽娘”的出現并走紅,也有節目組背后精心策劃的因素。
紅遍全球的歌唱選秀節目《美國偶像》,就最擅長炒作這一類型的話題。其中的代表人物是《美國偶像》第七季12強選手之一丹尼·諾艾格。很多通過電視和網絡視頻看到過這個節目的人都會對他印象深刻。丹尼·諾艾格以尖下巴、蓋住臉龐的長頭發為其個性標志。他個性張揚、舉止戲劇化,不經意間總會流露出女性的嫵媚。在參加當季的《美國偶像》選秀時,丹尼·諾艾格年僅18歲,但卻憑超高人氣和話題性,從報名的10萬人中脫穎而出,成功闖入12強。另外還有選秀節目《天橋驕子》第四季冠軍克里斯蒂安·西里亞諾,以及《美國偶像》第9季亞軍亞當·蘭伯特等,也都是靠“偽娘”的噱頭出位的。
在火爆全球熒屏的美劇中,同樣有喜歡男扮女裝的角色成功吸引到觀眾的眼球。但通常,這些角色都被編劇設定為“惡搞”形象,角色長相并不俊美,主要通過女性化的服裝來達到“惡搞”目的,時下稱其為“偽偽娘”。這其中的代表人物,要數著名情景喜劇《老友記》中主角錢德勒的父親了。在劇中,他打扮得風姿綽約,以在夜總會獻唱謀生。
如今,這股變裝易性的潮流頗有些蔓延全球的趨勢,目前在日本、韓國都有類似的選秀節目出現。雖然在開放社會,如何裝扮是個人的絕對自由,個性張揚是這個時代的魅力之處,他人無可指責,但是選秀舞臺上的很多變裝行為,很大程度上是為了炒作制造噱頭。
“偽娘”心理上是“純爺們兒”
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是,對現實生活和選秀節目中出現的“偽娘”,無論是日本還是美國的公眾,一般都持“好玩”、“著裝自由”的態度。而在中國,可能因為帶一個“娘”字,在很多人的理解里,都帶有“娘娘腔”或者“人妖”等有點負面的意思,這實在是中日文翻譯之錯。 “偽娘”是源自ACG界(動畫、漫畫和游戲)的名詞,日語里的“娘”,其實只是年輕女孩的意思。來自《偽娘白皮書》的定義顯示,所謂“偽娘”,就是指動漫中那些天生擁有接近于(幾乎就是)女性相貌、身材,同時擁有男性與女性魅力(在女性眼中擁有男性魅力,在男性眼中擁有女性魅力,至少在ACG故事中是如此)的正常男性。日本動漫向來以唯美著稱,在有些動漫的故事情節中,男主角們因為俊美,經常會給人以錯覺,容易被誤認為是女生;如果換上女裝的話,那幾乎能夠以假亂真。日本動漫《少女愛上姐姐》里的“姐姐”宮小路瑞穗,被公認為是“偽娘”氣質的最佳代表,所以如果某人被稱贊是“瑞穗”,也就意味著被認同是完美的“偽娘”級別人物。
在國內,“偽娘”一詞因劉著從小眾走向大眾后,愛好ACG的漫迷們不堪忍受自己鐘愛的文化被誤解,于是紛紛在網絡上為“偽娘”正名。用他們的話來說,“偽娘”更多的是指有女性美貌的正常男性,穿上女裝后有很強的“萌”(ACG詞匯,意為“很可愛的”)屬性;偽娘并不是簡單地翹起蘭花指或者穿上高跟鞋;“偽娘”也并不是易裝癖,相反,他們穿男裝時照樣也有陰柔之美;“偽娘”更加不是所謂的心理變態,他們不是從心理上認同自己是女生,只是愛好女性的服裝打扮而已。換句話說,最初的“偽娘”,在心理上其實是“純爺們兒”,否則,也不會出現“少女愛上姐姐”這樣的故事了。
當然,“偽娘”最重要的判定標準,是必須具有良好的先天條件,如果是一個彪形大漢戴假發穿女裝,也不能被稱為“偽娘”,因為“偽娘”是崇尚美貌的。從這個角度來說,中日韓男子由于身形較歐美男子瘦削矮小,更容易扮“偽娘”,而某些歐美“偽娘”實則慘不忍睹。
日本由于受到動漫形象的影響,而美國則更為崇尚個人主義,因此對“偽娘”的爭議都沒有中國來得這樣強烈。作為一種新的社會現象,“偽娘”沖擊了中國傳統的陽剛形象,以至于很多專家都從家庭、社會心理角度去分析他們,甚至認為他們有性別認知障礙。其實,如果把“偽娘”看作一種社會性別文化的自然表現,事情就簡單得多。也有網友提出“偽娘”其實是女性最好的時尚榜樣,“女人多學學偽娘吧,他們甚至懂得怎么把一個男人打扮成人見人愛的女人”。
-
學會說“人話”并不簡單人和人在一起交往的時候,其實并不是那么簡單的,而且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在說話之間也會存在一些很多的小技巧的,那么如果是說
-
警惕孩子的蛋殼心理小孩子的心里也是特別的脆弱的,尤其是孩子也是父母的心頭肉,含在嘴里怕化了,所以才會導致孩子養成了一種特別脆弱的一些心理現
-
你是孩子心目中理想父母嗎很多電視上都是演著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系,感覺是特別的密切的。當看到電視上這一幕的時候,大家是不是感覺特別的羨慕,而且也是
-
男人生理期的一些表現我們在生活中都知道很多女性都會來月經的,而且這就是大家說的大姨媽,可是對于男性來說,其實男性也是有生理期間的,每一段時間
-
如何擺脫負面情緒 推薦四種有效方法生活中不少人會產生負面情緒,負面情緒不僅會影響到人體的健康,也會影響到生活的質量,更會影響到工作的效率,因此如果出現負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