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希望的社會
之前在各地發生的一連串殺童案以及近期富士康員工頻繁跳樓自殺的事件,凸顯了社會部分群體的脆弱心理狀態,還有長期被社會忽略的心理健康問題。
這些引起廣泛社會效應的反社會暴力行為與個人厭世行為,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心理健康失常的后果。這些可謂生無所戀的人是在怎樣的精神狀態下,作出非理性且傷害生命的極端動作,至今不完全被外界所了解,但卻是值得深入關注的社會現象。
據官方統計,有顯著比例的民眾存在心理健康問題。最新一期《瞭望》新聞周刊引述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精神衛生中心去年初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各類精神疾病患者人數超過1億人;而另有研究數據顯示,中國的重癥精神病患早已超過1600萬人。
這些數據釋放的信號,既反映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在現代生活中的普遍性,也指向衛生當局有必要更加重視其防治、治療和研究。
尤其當這個社會處于急速轉型的過程中,屬于個人精神領域而不容易被覺察的心理健康問題,結合社會大環境的外部因素,擴大成為深層問題的風險正在增加。
日前湖南省永州市郵政分局一名身患絕癥的保安隊長疑因對法院三年前的判決不滿,持微型沖鋒槍沖進法院掃射,導致三死三傷,個人過后當場吞槍自殺。
這個中國首例的法院槍擊案是近期另一個心理失控演變為極端社會暴力的例子。
在缺少相關預警機制和足夠認識的情況下,醞釀中的隱性公共危機往往唯有等到社會成本顯性化,其嚴重性才被凸顯出來。如今,隨著與社會心理健康有關的事件增多,這個問題終于可以獲得應有的重視和討論。
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舉國上下努力不懈地投入經濟建設,換取了物質生活的大幅改善,社會價值觀也在無形中急速改變。不再強調意識形態的社會,日益推崇物質和財富追求。
扭曲的性格找不到精神出口,報復社會和自殘的沖動行為,雖有一定的隨機成分,但如果集中看待,或也可將之解讀為這個時代的發展烙印。
經濟發展并沒有帶來普遍的幸福感,對一些人來說,社會進步反而造成更大的精神空虛。
屬于精神病患高危群體的弱勢群體,感受想必更加深刻。愈發明顯的是,在一個社會和政治體制改革滯后于經濟發展的社會中,他們面對社會公義和生活尊嚴的缺失,正在經歷物質和精神上的雙重失落。
生活在逐漸板結固化的社會結構中,他們清楚知道個人卑微的出身、微薄的薪資、權力的不足決定了自己的命運。外邊的繁華景觀和耀眼財富一再提醒他們,有一些夢想的遙不可及。虛無、迷惘和幻滅,失去人生目標的感覺大概就是如此。
心理健康與個人的性格有一定的關系,但也與大環境是否存在讓人樂觀的理由有關。種種因素都可能綜合造成當前中國精神病患人數不斷攀升,但一個社會最不能也不該缺乏的是希望的養分,促使人們向好向善的生活下去。一個沒有希望的人,心理上很難健康起來。從國家的角度,重視社會的心理健康,不妨從創造一個充滿希望的社會開始。
-
學會說“人話”并不簡單人和人在一起交往的時候,其實并不是那么簡單的,而且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在說話之間也會存在一些很多的小技巧的,那么如果是說
-
警惕孩子的蛋殼心理小孩子的心里也是特別的脆弱的,尤其是孩子也是父母的心頭肉,含在嘴里怕化了,所以才會導致孩子養成了一種特別脆弱的一些心理現
-
你是孩子心目中理想父母嗎很多電視上都是演著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系,感覺是特別的密切的。當看到電視上這一幕的時候,大家是不是感覺特別的羨慕,而且也是
-
男人生理期的一些表現我們在生活中都知道很多女性都會來月經的,而且這就是大家說的大姨媽,可是對于男性來說,其實男性也是有生理期間的,每一段時間
-
如何擺脫負面情緒 推薦四種有效方法生活中不少人會產生負面情緒,負面情緒不僅會影響到人體的健康,也會影響到生活的質量,更會影響到工作的效率,因此如果出現負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