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心態建設的邏輯展開
社會主義心態建設的提出及內涵
黨的十七大報告和《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均強調指出:“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這說明中國共產黨對人的發展問題的認識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和諧社會以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為基本要求。這樣一種發展觀和社會發展要求,必然以實現人的身心健康發展為理想,必然倡導正義、理性、安寧、積極向上。因此,建設良好的社會成員個體心態以及社會心態是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們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題中應有之義。
特別是在當前社會快速轉型期,面對市場消極因素的負面影響,面對社會各種思想文化和價值觀念的相互碰撞,面對利益格局調整變化帶來的沖擊,面對經濟體制轉軌、社會轉型帶來的道德和秩序失范,人們的思想觀念困惑多,社會心態嬗變復雜,研究相關問題,以促進社會心態和諧文明,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著重要的學術價值和實踐意義。故筆者在這里,把“社會主義心態建設”正式作為一個學術命題提出,并將按其內涵、定位、推進方式的邏輯展開順序,分別加以闡述。
顯然,以人為本并不單單是創造GDP的問題、產權的問題、就業多少的問題,而是怎樣提升人的發展,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指數的問題。人的發展,是身、心兩方面的全面發展,缺一不可。所以,心態建設,直接指向作為發展主體的人本身,關注人的心態健康、心理和諧,是科學發展的必須進路和終極目標之一。
心態是指一定社會環境下,社會成員對社會生活現狀的情緒反應、心理感受、心理品質和對世界、對人生、對生命、對生活、對事業、對金錢、對幸福、對他人、對自己等等的基本人生態度的綜合反映,也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幸福觀等基本人生觀念的心理表現,具有顯著的大眾性、輻射性、滲透性和彌漫性。
心態建設其實包含了兩個層面的意義:其一就是積極心理學所主要關注的、普通人的內心感受,它解決的是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條件下更好地發展、生活,具有天賦的人如何使其潛能得到充分地發揮等;其二,心態建設還關注以一種整體的形態存在,聚焦著社會熱點,折射著社會變遷過程的社會心態問題。它往往被整合成公眾輿情這一具有政治意味的符號,具有大眾性和彌散性的特點,能深刻影響著每一名社會成員的期待和行為選擇。
由此,可將社會主義心態建設定義為:在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指引下,通過國家和社會、行業和組織發動引導、建立目標、培育載體、探索方法以及社會成員個體自我調適、自我修煉、自我提升、自我養成,使社會組織、團隊及其成員擁有積極向上、陽光明朗、樂觀坦誠、健康和諧的心理品質和心態模式,最終使社會及其成員達到進取、誠信、健康、文明與和諧的社會心理狀態。
在筆者看來,社會主義心態建設應當是一個社會學乃至政治學、公共關系學命題,是一個兼顧了社會成員個體心態和社會心態,涵括了心理學、醫學、職業道德構建、思想政治工作、理想信念教育、人生價值導向、文化熏陶等全方位、跨學科的“心靈治安綜合治理”工程。
社會主義心態建設的定位
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推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實現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展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總體布局。筆者建議,在此基礎上,應明確提出和定位“心態建設”,并將其納入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整體建設的基本架構。
1.心態建設在和諧社會構建中的基礎性作用
首先,良好的社會心態是改革成功的重要基礎,一項改革的提出、實施和貫徹程度及其效果,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公眾的要求、認同和接受程度;其次,良好的社會心態是促進發展的重要條件,它既是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更是社會精神文明的一項重要內容;再次,良好的社會心態是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保證。各種失衡心態,如不注意疏導,必然引起社會失范行為,影響社會穩定。
2.心態建設在和諧社會構建中的獨立價值
人的動物本能是溫飽境界,市場經濟基于功利境界,但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社會還必須有道德境界、信仰境界和天地境界,而心態建設就是要解決后三個境界的問題。隨著改革向深層次發展,心態建設的獨立價值勢將越來越凸顯。我們不能僅僅把心態建設看做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及生態建設的基礎性條件或附屬目標,它本身就應當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目標。我們也不能將心態建設片面理解為意識形態、科學藝術進步等文化建設內容。在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語境下,文化建設主要以正面倡導為手段,是以書籍、影視、傳媒等有形載體體現的智力成果,重在創造和積累,投入愈大產出愈多。而心態是指人對外在事物的情緒反應、內心感受、心理品質和心理態度,深藏于內心卻又無時無刻不外化為人的行動,它重在外部因素的改善和內心引導,自有其發展規律。
3.心態建設話語體系的構建
在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觀念日益多元和復雜化,社會個體的利益訴求分化、道德理念多樣,過去傳統的思想政治工作手段也日益顯得教條、僵化和乏力。如何構建新的話語體系,已是我們執政黨開展思想政治工作迫在眉睫的任務和應有的現實關懷,而心態建設話語體系的構建,可以承載這一擔當。
近年來,筆者擔負基層法院管理工作,開始借助管理學、心理學、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論成果,有意識地在自己所處的法官團隊中進行職業心態提升和團體心態錘煉的嘗試,并在實踐當中逐步摸索出一套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背景下的全新話語體系,并以此來整合我們正在自發進行的、零散的利益調整、思想教育、輿論引導、社會關愛、危機公關、心理干預和心理治療等諸多心態建設措施。
社會主義心態建設的科學推進
(一)國家與社會層面的推進
就國家和社會層面而言,筆者認為,首先要旗幟鮮明地提出心態建設,將其納入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整體建設的基本架構,使心態建設成為清晰的目標、持續的自覺努力和體系化的工程結構。以下幾個問題殊值關注:
1.著力改進民生問題。切實加強以民生問題為重點的社會建設,著力加強教育、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醫療衛生等與民生問題息息相關領域的改革,通過對各種利益關系、社會矛盾的調整和處理,促進社會心態良性發展。
2.不斷推進民主和法治。民主和法治都是社會公平正義實現的保障,而公平正義是影響社會成員個體心態以及社會心態的重要認知與情感元素。
3.注重文化引領。建設和諧文化,有利于化解矛盾、凝聚人心,引導人們用正確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去觀察社會,培養人們用寬容的態度看待和處理各種問題,對心態建設也是一個重要的支撐和推進。
4.拓展社會情緒疏導機制。全方位拓展社情民意的表達渠道,創新化解社會矛盾和疏導社會不良情緒的體制與機制,構建起社會成員訴求表達的渠道和網絡。
(二)行業與團隊層面的推進
行業和團隊心態建設,近年來在企業管理學方面已經引起了關注。但不僅僅是企業,對每個行業、組織、單位、團隊來說,人都是最重要的發展要素,同時行業、組織、單位、團隊也構成了所屬成員外部環境的主要部分。因此,心態建設是一個極具普遍性和現實性的工作,關注所屬成員的心態問題,通過制度、物質、文化、情感等多種手段來引導優化所屬成員的心態。
1.加強職業倫理建設。積極健康的職業倫理,首先能有效避免職業倦怠心理,因為它能令我們從勞動中感受到奉獻的快樂;其次,積極健康的職業倫理,能避免職業行為失范,從而維系在社會公眾的良好聲譽,這反過來又更進一步促成職業尊榮感和個體自我滿足感的形成。
2.完善機制,滿足個體自我實現的需要。首先,行業和團隊管理者行事和決策要出于公心,不偏不倚,建立合理的崗位職責。其次,在職業認證和職務升遷中要堅持公開、平等、競爭、擇優導向。
3.人性管理,滿足個體尊重和交往的需要。加強民主管理,積極創造條件,讓行業和團隊所屬個體參與團隊決策;提高人際交往水平。一方面,行業和團隊管理者應關心、重視其成員,注重情感溝通,另一方面,應善于在權責允許的范圍內適度授權,培養下屬處理棘手問題的能力;建立積極向上的團隊文化,通過適當的、健康的業余愛好起到放松緊張情緒、融洽人際關系、增強團隊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4.心理干預,建立團隊心態健康關愛機制。開展經常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使所屬成員有意識地調適自己不平衡的心態,在心態上自我超越,實現自我升華;積極建設心理咨詢渠道,及時掌握團隊成員心理狀況信息、及時進行預警和心理干預。
(三)家庭與個體層面的推進
人是否產生心態問題或心理疾病,除了外在因素(應激源)外,主要取決于人自身的人格特征、行為習慣、個人經驗、人生觀、價值觀等,即人與人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個體差異。我國傳統文化比較注重修心,注重人與人的關系即“人道”,譬如個體的自我心態調適,就可以圍繞“正心”、“自省”、“破障”、“明志”、“感恩”來進行。
正心,意指心要端正而不存邪念;自省,有利于清醒認識自我,能夠戒除驕狂浮躁心態;破障,即增強情緒的自我調控能力,及時排除各種負性情緒;明志,就是要振奮精神,把立志作為起點,當做成就事業的基礎;感恩意識被視為人性的本根、秩序的來源和社會的基礎,是傳統美德的基本要求,學會了感恩,我們才可能建構起良善的人際關系,并在這種良善的人際關系中“相濡以沫”,以美德和感動滋潤自己的心靈。
-
學會說“人話”并不簡單人和人在一起交往的時候,其實并不是那么簡單的,而且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在說話之間也會存在一些很多的小技巧的,那么如果是說
-
警惕孩子的蛋殼心理小孩子的心里也是特別的脆弱的,尤其是孩子也是父母的心頭肉,含在嘴里怕化了,所以才會導致孩子養成了一種特別脆弱的一些心理現
-
你是孩子心目中理想父母嗎很多電視上都是演著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系,感覺是特別的密切的。當看到電視上這一幕的時候,大家是不是感覺特別的羨慕,而且也是
-
男人生理期的一些表現我們在生活中都知道很多女性都會來月經的,而且這就是大家說的大姨媽,可是對于男性來說,其實男性也是有生理期間的,每一段時間
-
如何擺脫負面情緒 推薦四種有效方法生活中不少人會產生負面情緒,負面情緒不僅會影響到人體的健康,也會影響到生活的質量,更會影響到工作的效率,因此如果出現負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