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為何會對測試深信不疑
乘坐出租車時,你通常習慣于坐在哪個位置?是司機旁邊、后排中間還是后排左邊或者后排右邊?這是最近網絡上甚為熱門的一道趣味測試題,測的是你的人際死穴。截至記者發稿,開心網共有1158465人參與這個測試。選擇“司機旁邊”,說明你是一個有責任感的人;選擇“后排中間”,說明你是一個友愛合群的人;選擇“后排左邊”,說明你是一個有才華的人;選擇“后排右邊”,說明你是一個樂于幫助朋友的人。如此結果,準確率被開心網網友認定為87%。
時下,“測試狂”比比皆是、漸成時尚。大約有200萬人添加開心網的“測試”組件,豆瓣網的“我是測試狂”小組擁有超過11萬成員。不可思議的是,大多數人認為測試相當靠譜。以開心網“測試”組件下的3100多套趣味測試題而言,絕大多數參與者評價測試準確度都在80%以上,只有160來套題目準確率低于70%,最低準確度也不過48%。事實真是這樣嗎?趣味測試究竟有多靠譜?又為什么令那么多人深信不疑?
不需要很準
“你需要別人喜歡你和欣賞你,但你通常對自己要求苛刻。雖然你在個性上的確有一些弱點,但你通常能夠設法加以彌補。你在某些方面的能力并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所以還未能變成你的優勢。從外表來看,你是一個講求自律和自制的人,但內心卻常常焦慮不安……”拿到這樣一段測評結果,你會不會在心里嘀咕:怎么這么準?1948年,心理學教授伯特倫·弗瑞爾用它做實驗,蒙住了班上87%的同學。其實,這段描述不過是弗瑞爾從不同星座的描述中各摘取了一句話。弗瑞爾從而發現,答案并不需要很準,只需要看上去很準就夠了。這個實驗所證明的心理學現象日后被命名為“巴納姆效應”,即每個人都很容易相信一個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別適合自己,即使這種描述空洞得可笑。據心理學家透露,時下許多趣味測試玩的就是這個花招。英國心理學家理查德·懷斯曼還在《怪誕心理學》一書中指出,不僅是無關痛癢、模棱兩可的描述,就連一些看上去很具體、很個性化的描述,在很多人看來也可能是正確的。
-
學會說“人話”并不簡單人和人在一起交往的時候,其實并不是那么簡單的,而且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在說話之間也會存在一些很多的小技巧的,那么如果是說
-
警惕孩子的蛋殼心理小孩子的心里也是特別的脆弱的,尤其是孩子也是父母的心頭肉,含在嘴里怕化了,所以才會導致孩子養成了一種特別脆弱的一些心理現
-
你是孩子心目中理想父母嗎很多電視上都是演著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系,感覺是特別的密切的。當看到電視上這一幕的時候,大家是不是感覺特別的羨慕,而且也是
-
男人生理期的一些表現我們在生活中都知道很多女性都會來月經的,而且這就是大家說的大姨媽,可是對于男性來說,其實男性也是有生理期間的,每一段時間
-
如何擺脫負面情緒 推薦四種有效方法生活中不少人會產生負面情緒,負面情緒不僅會影響到人體的健康,也會影響到生活的質量,更會影響到工作的效率,因此如果出現負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