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方舟子遇襲案告破看“社會心理紊亂現象”
方舟子遇襲案件被警方破獲,犯罪嫌疑人是肖傳國。內心深感欣慰之余,也讓我點思考。
記得有一年我到某個城市參加某個心理學學術研討會,下飛機之后主辦方有專人接待,另外兩個地方的兩所大學的教授也和我同時到達。于是我們三人就乘上了一輛車趕赴賓館,其中一個教授很善于言談,我們相互交流關于心理咨詢與治療的話題,從理論流派到具體技術,還有社會發展現狀等一些方面。由于自己年輕氣盛,多談了一些自己在社會上開展心理咨詢應用的一些淺薄認識。第二天做大會主題報告時,該先生在30分鐘的報告當中,竟然多次出現“廣州來的韋主任說......”,我做在臺下暗暗發笑之余,也在問一個問題,一個名牌大學的心理學系教授、碩士生導師,這一年來難道你沒有做任何的研究嗎?為什么非要東拼西湊一些觀點在這樣嚴肅的學術論壇上做主題報告?該專業論壇每年召開一次,如果今年你沒有研究和應用成果要分享,為什么不選擇“閉嘴”呢?
這次會議之后好長時間我都在思考這個問題,直到逐漸有了一些自己的解釋。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發現在學術領域內有兩種人很值得我們思考。第一種人是“可悲的人”,這一種人天資聰慧,在他所從事的科學領域內很有建樹,很年輕時就取得了一些驕人的成績。取得一些點成績之后,所在的單位為了能夠留住這樣的人才,就會對他采取一些行政權力和經濟的獎勵,就是從這時候開始開始,這個“天才”就開始往“可悲的人”進步了。他不再像過去一樣專心做學問了,也不能有足夠的精力像過去一樣投入到自己的專業領域研究與應用了,更多的精力逐漸消耗在權利斗爭和維護已經取得的成績上面。當一個學者在30--50歲之間就取得了一些成績,然后接下來的人生中都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如何保住自己的學術地位、學術面子上,這個人就很有可能會成為一個“可悲的人”。
在眾多的科學體系學術隊伍中還有一種人,本身布什很有天賦,在他所從事的科學領域還很不成熟的時候,他就開始在這個領域的工作了,由于“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這樣的情況,他們會在不知不覺中就“自然地”成為了這個科學領域的“權威”、“磚家”。從這一天開始,這一群人中就會出現一些“可憐的人”,他們沒有辦法在自己所從事的科學領域取得成績,但卻擁有主要的科研資源和“學術地位”,伴隨著國家的發展和進步,迷迷瞪瞪地就成為了博士生導師,學科帶頭人,國家某某科研計劃核心成員等。要知道人類的自我暗示和陶醉的能力是與生俱來的,一旦在這些位置上待久了之后,他自己就堅定地認為自己就是“最厲害、最權威”的了。這一部分人在整個的職業生涯中“毀人不倦”,做的工作大多都是在如何保住自己的所謂的學術地位,會一直“可憐”下去,直到他離開這個世界。當然,還有一部分是有自知之明的人,很清楚自身的條件和所從事的科學領域之間的關系,雖然不是“天才”,但一直努力不讓自己成為“庸才”,盡管沒有取得更大的成就,但一直努力不讓自己成為“可憐的人”,也是讓人尊敬的。
無論是“可悲之人”又或者是“可憐之人”,都不是單一因素造成的。對人才的培養過程中沒有把人格的塑造作為主線來進行,教育過程更多地圍繞知識體系建設。一個人的人格修養主要包括兩個部分,一個部分是社會人格,一個部分是心理人格。前者是社會道德、倫理等修養,后者是一個人的心理健康、價值觀、情感模式等修養。肖傳國雇兇襲擊方舟子事件可以看出,他在社會人格修養和心理人格修養兩個方面都存在嚴重的不足。我們試想一下,要是一個人在心理發育與成長的關鍵時期,家庭和學校就給予這兩個方面的主導性的教育,他長大之后就可以更多地避免:“自欺”、“欺人”、“被人欺”這樣的人生尷尬了。在兒童青少年時期就有了良好的人格基礎,到大學以后再遇到一個人格修養極高的導師,這個人未來即使不是某個科學領域的天才,至少不會成為“兩種人”之一。
社會物資文明的推進速度太快,就會導致一系列的“社會心理紊亂現象”。社會就好像一個人一樣,工作量太多、太大,身體內部就會出現紊亂,表現出來就是“青春痘”、“痔瘡”等癥狀。當下的社會就是屬于快速發展一段時期之后的紊亂期,內部有“毒氣”就會出一些“膿瘡”,他們可能會是:“富士康事件”,“張悟本事件”,“唐駿事件”,“李一事件”等。這些都是社會心理紊亂,社會內部潛伏了一些“毒氣”所表現出來的癥狀。所以,從這個趨勢來看,方舟子未來可能會非常地忙。中醫理論講究“欲先補之,必先瀉之”,我認為對于目前的社會心理紊亂現象,也是需要用這一種思想來指導。必須有一副或者多幅“瀉藥”給社會吃下去,然后那些“病毒”就會伴隨著大便排出體外。而方舟子就是這一副“瀉藥”中的“一味藥”,他可以讓部分“病毒”望而生畏,但不能把所有“病毒”逼出體外,所以,還需要更多不同類型的“藥”一起吃下去,徹底“泄”一下,讓身體虛弱下來,然后再走向強壯。當然方舟子這樣的“瀉藥”們之后,“補藥”也要及時跟上來,不然虛脫之后會感染其他疾病也是有可能的。另一個方面來看,有時候一種藥可能是毒藥,但和其他藥配在一起就可以治病,有的中藥是好藥,但和另一些藥放在一起就可能是毒藥,所以,方舟子是一味什么藥,還要辯證來看。
現在我們需要重視的是,不能總是在惡性循環了,總是在社會出現一個“膿瘡”之后,大家群起“擠”之。如何做才能避免“社會心理紊亂”,社會心理預防和社會心理教育如何開展,才能減少社會體內病毒。
-
學會說“人話”并不簡單人和人在一起交往的時候,其實并不是那么簡單的,而且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在說話之間也會存在一些很多的小技巧的,那么如果是說
-
警惕孩子的蛋殼心理小孩子的心里也是特別的脆弱的,尤其是孩子也是父母的心頭肉,含在嘴里怕化了,所以才會導致孩子養成了一種特別脆弱的一些心理現
-
你是孩子心目中理想父母嗎很多電視上都是演著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系,感覺是特別的密切的。當看到電視上這一幕的時候,大家是不是感覺特別的羨慕,而且也是
-
男人生理期的一些表現我們在生活中都知道很多女性都會來月經的,而且這就是大家說的大姨媽,可是對于男性來說,其實男性也是有生理期間的,每一段時間
-
如何擺脫負面情緒 推薦四種有效方法生活中不少人會產生負面情緒,負面情緒不僅會影響到人體的健康,也會影響到生活的質量,更會影響到工作的效率,因此如果出現負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