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購等新潮購物考驗你的定力
近幾年,網購、團購、代購、電視購物等新型的購物方式正逐步走入尋常百姓的生活。“動動手指,打個電話,送貨上門”,其簡便、快捷、低價的獨特優勢,勾起了各年齡層的購物欲望。但是,趕時髦的同時,也可能惹來不少煩心事。本期,《生命時報》邀請有關專家為您解讀其中的愁與憂。
網絡淘寶易上癮
吸引人群:常上網的年輕人
如今,您若沒聽過網購,恐怕有些落伍了。淘寶、京東等網店爆炸式增長。根據天健網的調查,65.65%的人表示經常網購,只有5.34%的人沒有參加過網購。
網絡購物深受年輕人喜愛,甚至有人除了去超市買點必需日用品,其他東西一概從網上買。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看,一方面,網購迎合了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很多網店24小時營業,多晚也能買到東西。另一方面,它符合個性化消費特點,既能省錢又能趕潮流。此外,在瀏覽頁面的同時,能體驗樂趣,有助于減緩壓力。
但是,便捷的同時,北京軍區總醫院成癮醫學治療中心主任陶然也指出,若買回來的商品與想象有落差,容易滋生憤怒、自責等不良情緒;還有人沉迷于此,一天不逛網店就難受,買了很不必要的東西,甚至陷入經濟困境,這也是一種“非物質成癮”。
其實說到底,網購只是換了一種消費方式而已 ,同樣得按需購買、貨比三家,理性消費才能開心享受它!▲
低價團購忌跟風
吸引人群:大學生等低收入者
“今天你團了嗎?”這句時髦用語如今已成為很多年輕人打招呼的首選,也從側面說明了團購這一新興購物方式的發展迅速。小到襪子、零食,大到汽車、房子,都能“團”,有人甚至戲稱這股熱潮為“百團大戰”。
追求潮流的大學生和講究實惠的老百姓最愛團購,比如工作不久的小李,每天開電腦第一件事就是去看團購信息。而退了休的張大媽,也是每天津津有味地研究小區門口派發的團購海報。團購以低價取勝,符合了人們的心理需求。此外,拉伙伴、評商品的過程促進了人們的交流,滿足了社交需要。
不過,上海精神衛生中心范娟副主任醫師表示,低價的背后,服務質量可能參差不齊。因此,參加團購一定要避免盲目跟風、逢團必購。不要因為害怕錯過了優惠機會,結果買回來自己并不需要的商品!
店慶促銷不實惠
吸引人群:社區居民和部分上班族
放眼望去,林立的商場、超市,似乎永遠都能看到“店慶”的大幅標語,還有一群群拎著大號購物袋熱情搶購的人。有時候不禁疑惑,商場一年到底有幾個生日?
從消費心理學的角度看來,商場“慶生”還是顧客買單。店慶時,商家將“滿100減30”等活動醒目地列在海報上,制造了一種能直接省下來白花花銀子的感覺,讓人怦然心動。加上周圍的人蜂擁而去,相互影響,造成了群體購物效應。因此,店慶針對的是某一特定人群,比如某幾個小區的居民,某個地段的上班族等。
說到底,大家還是想圖實惠。但是,專家提醒,活動返券都是在一定消費基礎上才有效,很容易使消費者為了用掉返券而繼續消費,循環往復,掉入怪圈。
因此,店慶是商店的慶祝,并非顧客的慶祝。在參與前,不妨先好好了解它的活動細則,事先將想要購買的物品列個清單,避免一時頭腦發熱,想省錢反倒多花錢!
品牌代購手續繁
吸引人群:時尚達人
代購這個稍微新鮮的字眼,在很多追求生活層次的時尚達人、年輕白領中,相對更流行。
一方面,他們追求名牌,但更愛“廉價”名牌。國外品牌商品又多又便宜,滿足了人們的渴望。此外,國外走俏的iPhone、黑莓手機等,發售時間可能早于國內,通過代購,可以搶占先機,出盡風頭,領先時尚。
然而,代購也存在支付安全、運輸保證等隱憂。特別是退換貨物時,繁瑣的手續和昂貴的運費就更令人頭疼了。因此,代購除了挑選可靠的商家,更要避免為了炫耀而盲目購物的不良心理。▲
-
學會說“人話”并不簡單人和人在一起交往的時候,其實并不是那么簡單的,而且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在說話之間也會存在一些很多的小技巧的,那么如果是說
-
警惕孩子的蛋殼心理小孩子的心里也是特別的脆弱的,尤其是孩子也是父母的心頭肉,含在嘴里怕化了,所以才會導致孩子養成了一種特別脆弱的一些心理現
-
你是孩子心目中理想父母嗎很多電視上都是演著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系,感覺是特別的密切的。當看到電視上這一幕的時候,大家是不是感覺特別的羨慕,而且也是
-
男人生理期的一些表現我們在生活中都知道很多女性都會來月經的,而且這就是大家說的大姨媽,可是對于男性來說,其實男性也是有生理期間的,每一段時間
-
如何擺脫負面情緒 推薦四種有效方法生活中不少人會產生負面情緒,負面情緒不僅會影響到人體的健康,也會影響到生活的質量,更會影響到工作的效率,因此如果出現負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