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信息焦慮的罪魁
信息焦慮合并癥成因包括外部的社會因素和內部的個體因素兩個方面。就社會因素而言,最主要的原因是信息量的增加和信息重要性的加強。在17世紀,一個英國人一生所能獲得的信息量還不如現在當天一份《紐約時報》上的信息量。由此可見,現代社會所能提供的信息量,遠遠超出一個人所能接受的容量,面對如此浩瀚的“信息海洋”,人們自然會想盡量多吸收一些,但是當他發現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知曉全部信息的時候,就會覺得茫然。
隨著信息量的增加,信息的重要性非但沒有被“稀釋”,反而更加重要。例如關于SARS的報道,首先就是出自于互聯網上的“小道消息”,隨后,這些“小道消息”又通過親友間的手機短訊“奔走相告”,直到4月,在廣播、電視、報紙等傳統媒體上才正式公布有關SARS的相關新聞。 由此可見,對于信息時代的社會,單是掌握信息多并不足以讓你立于不敗之地,更重要的是能否在第一時間得到信息。
過去我們的信息來源主要是報紙和雜志,在19世紀可能一份《泰晤士報》上的信息就足夠讓你選擇出幾個可能獲利的股票,發家致富。而在21世紀,要想知道一個股票的行情,最便捷迅速的方法就是上網查詢該股票的實時交易信息,而且除了即時信息,服務器還能為你提供相關的日、周、年K線圖,上市公司基本信息等相關資料。更有甚者,可以在相關論壇或討論群中獲得機構進出貨情況等“內幕消息”。這種信息的詳盡與深入,不是普通的報紙、雜志、電視等傳統媒體能夠做到的。
現在信息對我們來說變得如此重要,從其發展趨勢來看,正逐漸演變成像柴米油鹽那樣的生活必需品。奢侈品沒有的話無關痛癢,普及品沒有的話也能忍,但要是必需品沒有了的話,怎能不叫人抓狂?
就個人因素而言,我們在前面也提到,對于一些人來說,大量的信息已經成為他們的必需品,在工作中離不開信息的收集和處理,例如新聞業、廣告業、IT業的工作者。對于這部分人來說,沒有了信息,就等于沒有了飯碗。“沒飯吃”的痛苦,相信通過節食來減肥的人最有體會了吧。
人是有惰性的,一旦習慣了手機、網絡等現代化的通訊、信息獲取途徑之后,再讓他適應書信、圖書館,就會覺得很不 適應。電子信息渠道就好比我們生活中的汽車,一個人習慣了坐車,再讓他步行或騎自行車,肯定會非常焦慮。2006年4月11日晚上發生的全國大面積斷網事件,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雖然斷網時間只持續了幾十分鐘,但是對習慣在互聯網上縱橫馳騁的網民而言,無異于一場災難。斷網期間,各大運營商的客服電話幾乎爆滿,報社、電視臺的新聞熱線也成為第二條“投訴熱線”,那些已經習慣網絡生活的人紛紛質問運營商究竟是設備出了什么問題,還是遭到黑客攻擊……其言辭之激烈,充分表現出人們一旦被“剝奪”網絡信息之后的焦慮程度。
-
學會說“人話”并不簡單人和人在一起交往的時候,其實并不是那么簡單的,而且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在說話之間也會存在一些很多的小技巧的,那么如果是說
-
警惕孩子的蛋殼心理小孩子的心里也是特別的脆弱的,尤其是孩子也是父母的心頭肉,含在嘴里怕化了,所以才會導致孩子養成了一種特別脆弱的一些心理現
-
你是孩子心目中理想父母嗎很多電視上都是演著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系,感覺是特別的密切的。當看到電視上這一幕的時候,大家是不是感覺特別的羨慕,而且也是
-
男人生理期的一些表現我們在生活中都知道很多女性都會來月經的,而且這就是大家說的大姨媽,可是對于男性來說,其實男性也是有生理期間的,每一段時間
-
如何擺脫負面情緒 推薦四種有效方法生活中不少人會產生負面情緒,負面情緒不僅會影響到人體的健康,也會影響到生活的質量,更會影響到工作的效率,因此如果出現負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