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危機釀成富豪自殺
2008年財產估價90多億美元的德國富豪阿道夫·默克爾在疾駛而來的火車前跳下站臺自殺,原因是全球金融危機導致他的商業王國陷入財政困境。據澳大利亞媒體報道,澳洲前富翁戴維·格拉希恩20年前投資股市虧損1000萬澳元,賠光家產,他遠赴離岸2000公里的一座孤島,當起現代版“魯濱孫”。
湛江糖業巨頭龐貴雄跳樓自殺,美國地產大亨史蒂文·古德開槍自殺,德國富豪阿道夫·默克爾跳火車站臺自殺......金融風暴來襲,在普通人眼中如巨人般強大的億萬富豪們接二連三轟然倒下,當他們的財富被風暴剝奪之后,他們選擇自我剝奪生命。也許在他們看來,財富的喪失是對他們自身價值的一次徹徹底底的否定。在金融危機逐漸轉為全球性經濟危機,并逐漸顯露它的淫威時,我們頗為“價值觀偏執者”能否平安度過這場風暴而擔憂。
價值觀偏執則抗壓能力不足
有些人的價值則完全維系在一個點上,這一價值甚至和他的生命合二為一了
所謂價值觀偏執可以理解為過于看重某一兩種價值,并深信這種價值就是他生活的唯一理由。本來我們的生活是需要很多價值來維系的,工作失利了我們還有愛情,愛情不幸我們還有友情,但有些人的價值則完全維系在一個點上,這一價值甚至和他的生命合二為一了。價值觀偏執會造成抗壓能力的不足,這也是經濟危機下,看似強勢無比的富翁自殺的原因。
這跟一個人從小所受的教育和家庭環境有很大的關系。目前的社會依然還是一個男性社會,我們的很多家庭教育尤其對男孩的教育都是競爭式、斗爭式、斯巴達式的教育,教育孩子去競爭、去爭取第一。當孩子發現競爭勝利后能從父母那里獲得獎賞,逐漸強化了他們通過戰勝所有對手來獲得認同的心理。
就我國而言,改革開放以來,鼓勵財富追求已經成了社會的核心價值觀之一,而社會價值觀的“內化”會導致很多人也將追求財富作為自己的核心價值觀。可以說是整個社會價值觀的偏執導致了個體價值觀偏執,目前國家也看到了這一現象,比如嚴禁炫富性廣告就是對這一現象的回應。
因為價值觀的偏執在某種程度上是有助于成功的,因為這種偏執會造就一個人的執著和堅持,他們不會輕易放棄。比如比爾·蓋茨就曾經說過:要成功嗎,先變成偏執狂吧。
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這種成功當中有不少是“帶著癥狀的成功”,比如我們的臺球神童丁俊暉,他的成功就是一種偏執價值觀帶來的。這種偏執帶來的成功是以犧牲價值的多元化為代價的,從他后來在比賽當中的表現,我們可以看出他抗壓能力嚴重不足。
有很多這樣的“成功人士”其實從來也沒有考慮過這種成功帶來的副作用———比如自我膨脹,比如挑戰價值觀底線,比如上癮(由奢入儉難)等等。這些成功人士僅僅是偏執地看到某種成功可能帶來的光鮮。我們說,這樣的“成功人士”注定與挫折有個約會,雖然不知道是什么時候,但肯定是不見不散的。
首先要確定的是,我們的價值是由誰來評判。很多人是由自己內心來確定,而不少人則是由別人來評判,他不斷努力去取悅別人,并從別人的滿意當中獲得滿足,但是這種外部的認可始終是不穩定的,這就導致了他們的心理始終是恐懼的。因此必須學會讓自己來評定自己的價值。因此我們在我們的教育上不應該一味強調男性的那種爭斗,也應該強調女性的精神,那種人與人之間的聯系、依賴。只有這樣,在經濟危機來的時候,你才會立刻感覺到別人的愛和社會的支持。
人的價值其實是來源于“有人需要我”。人們應該時刻注意去尋找親人、朋友之間的那種真正的需要,不要因為有形的東西而放棄很多無形的東西。
-
學會說“人話”并不簡單人和人在一起交往的時候,其實并不是那么簡單的,而且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在說話之間也會存在一些很多的小技巧的,那么如果是說
-
警惕孩子的蛋殼心理小孩子的心里也是特別的脆弱的,尤其是孩子也是父母的心頭肉,含在嘴里怕化了,所以才會導致孩子養成了一種特別脆弱的一些心理現
-
你是孩子心目中理想父母嗎很多電視上都是演著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系,感覺是特別的密切的。當看到電視上這一幕的時候,大家是不是感覺特別的羨慕,而且也是
-
男人生理期的一些表現我們在生活中都知道很多女性都會來月經的,而且這就是大家說的大姨媽,可是對于男性來說,其實男性也是有生理期間的,每一段時間
-
如何擺脫負面情緒 推薦四種有效方法生活中不少人會產生負面情緒,負面情緒不僅會影響到人體的健康,也會影響到生活的質量,更會影響到工作的效率,因此如果出現負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