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讓心理空間變的更亮堂
法國十七世紀思想家帕斯卡有句名言:“人只不過是一根葦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人因思想而產生心態,這是人區別于動物的最本質的東西。社會心態所反映的是人們最真切的感受和體驗,并以其特有的傳播性和彌漫性影響著整個社會的精神生活和行為取向。
在人類歷史演進的每一個階段,人的活動構成了特定的社會空間和歷史空間,同時也演繹為特定的心理空間。從農業社會的小農心態,到工業社會的機器崇拜;從封建專制時代的皇權至上,到“大革命”時代的獻身精神,在特定的社會活動和社會關系中,人的活動總要受其內心深處的心理定勢、心理格局的影響和支配。從這個意義上說,社會心態是時代的折射,同時又映照著時代。
無論是戰爭年代還是建設年代,我們都曾有過“激情燃燒的歲月”,強調“萬眾一心”和“眾志成城”。隨著國門的開啟和改革的深化,原先單一的所有制結構被多種所有制結構所取代,單位身份逐漸被職業身份所替代。伴隨著社會競爭的日益加劇、勞動關系和就業方式的深刻變化,帶來了社會利益格局的調整。確實,在社會轉型的同時,社會心態也在轉型和重組。任何社會的發展和進步都離不開健康的社會心態的支持,建設和諧社會必須關注心靈深處。為此,“十二五”規劃歷史性地提出:“培育奮發進取、理性平和、開放包容的社會心態。”
今天的中國,人們心理空間的全球化特征日漸明顯,構成心理壓力的社會因素日益增多。東西方文化的碰撞,價值取向的各異,市場交易法則的嚴酷,社會矛盾的摩擦,理想與現實的沖突,這一切使得社會心態豐富而復雜,由一元轉向多元,由封閉轉向開放。開拓創新與迷茫困惑,誠實守信與世風日下,相伴相生,互相交織。既有理性、包容、合作、共贏的心態,又有浮躁、喧囂、暴戾、冷漠的情緒,可謂 “天使”與 “魔鬼”共存。
盡管每個時代有不同的社會心態及其表現,但它們之間有著內在的深刻聯系,是根源于歷史、文化和長期社會實踐所形成的一種心理積淀,并隨著社會環境的急劇變化而發生嬗變。計劃經濟時代“大鍋飯”心態,與市場經濟時代的 “金錢焦慮”心態,同樣有著內在關聯。
確實,我們生活在世俗社會,并正處在現代化起飛階段,人們的收入增長速度顯然跟不上日益增長的物質和精神需求的速度,尤其是利益格局的反差,使得相對弱勢的社會階層產生相對被剝奪感和不公平感,這也是一種很實際、很正常的心態。不同利益的調整與博弈,自然會帶來不同訴求的表達。社會心態是社會現實的反映,負面社會心態所折射出的,是我們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我們需要冷靜和耐心,也需要擯棄褊狹和武斷。關注問題的意義不僅僅在于培育良好的社會心態,更是對人生意義和人的價值的關懷。重要的是讓廣大民眾的心理空間感受陽光,溫暖而敞亮。
社會發展的歷程反復證明,社會心態的培育從來都是 “潤物細無聲”的長期過程。社會心態很難直接感知,它主要是通過價值取向、思維方式、行為模式、情感態度等表現出來的。關鍵是如何對社會心態進行監測、評估、疏導和培育,營造感受理想和意義的精神家園,使健康的社會心態在我們的社會中生長并形成氣候。
-
學會說“人話”并不簡單人和人在一起交往的時候,其實并不是那么簡單的,而且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在說話之間也會存在一些很多的小技巧的,那么如果是說
-
警惕孩子的蛋殼心理小孩子的心里也是特別的脆弱的,尤其是孩子也是父母的心頭肉,含在嘴里怕化了,所以才會導致孩子養成了一種特別脆弱的一些心理現
-
你是孩子心目中理想父母嗎很多電視上都是演著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系,感覺是特別的密切的。當看到電視上這一幕的時候,大家是不是感覺特別的羨慕,而且也是
-
男人生理期的一些表現我們在生活中都知道很多女性都會來月經的,而且這就是大家說的大姨媽,可是對于男性來說,其實男性也是有生理期間的,每一段時間
-
如何擺脫負面情緒 推薦四種有效方法生活中不少人會產生負面情緒,負面情緒不僅會影響到人體的健康,也會影響到生活的質量,更會影響到工作的效率,因此如果出現負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