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因素對人性格的影響
-)自然環境
1.胎內環境
從受精卵到胎兒的出生,大約需要270天,這是人的生命的開端。胎兒生活的胎內環境是一個自然環境,孕婦的營養、情緒和健康狀況都影響著胎兒的發育。
美國紐約大學托馬斯?伯尼認為,胎兒不僅有感覺、知覺、記憶和思維活動,而且還能夠與母親交流情緒信息。他指出,母親的心理活動對胎兒的發育有很大的影響,"母愛"對胎兒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托馬斯?伯尼指出:"……子宮是胎兒最初接觸到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的體驗將直接影響到胎兒性格的形成。"斯托特指出;"婚后生活不和睦的夫妻所生的孩子,因恐懼心理而出現神經質者,比婚后美滿的夫妻所生的孩子高4倍。"
2.地理環境
地理和氣候等自然條件對個性發展也有一定影響。
我國北方的姑娘和南方的姑娘的性格特征有明顯的差別。北方氣候干燥,多平原、山川。長期生活在北方的姑娘一般具有大方、開朗、堅強和吃苦耐勞等性格特征。南方氣候溫和濕潤,多河流。長期生活在南方的姑娘一般具有溫柔、活潑和靈巧等性格特征。
有些影響性格發展的自然環境也不是"純?quot;自然的,其中也"滲透"著社會文化的影響,不能把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絕對分開,影響性格發展的各種因素是緊密聯系和相互滲透的。
(二)社會環境
社會環境在性格形成和發展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這已經為許多研究所證實。這里我們主要論述社會環境中的幾個主要方面與性格發展的關系。
1.家庭
家庭對一個人的性格形成和發展具有重要和深遠的影響。家庭把遺傳基因傳遞給后代,家庭又是兒童的最初環境。弗洛姆說:"家庭是社會的精神媒介,通過使自己適應家庭,兒童獲得了后來在社會生活中使他適應其所必須履行的職責的性格\"家庭被稱?\";制造人類性格的工廠\"。社會和時代的要求,都通過家庭在兒童心靈上打下深深的烙印。許多心理學家都認為,從出生到五、六歲是人性格形成的最主要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中,絕大多數兒童在家庭中生活,在父母愛撫下長大。從教育順序上看,首先是家庭教育,然后才是學校教育。
(l)親子關系
親子關系是兒童最早建立的人際關系,這種關系的好壞不僅直接影響兒童身心發展,而且也影響到兒童以后形成的各層次的人際交往關系。 1979年帕克(g.parker)等人編制了親子關系量表以了解被試童年期父子和母子的關系。量表包括"關心"和"約束"兩個維度劃分出4個象限,代表4種親子關系類型:①關心多-管束多;②關心少-管束多;③關心少-管束少;④關心多-管束少。一些研究表明,關心不夠和管束過嚴的親子關系影響兒童性格的健康發展。
蘇聯教育家克魯普斯卡妮指出:"母親是天然的教師。她對兒童、特別是幼兒的影響最大。"日本心理學家松原達哉指出:"嬰兒生長的環境,是由母親準備的,但必須認識到,整天都在照料并同嬰兒說話的母親本身,也是重要環境之一。……對嬰兒的未來而言,母親的存在,家庭生活方式是無法估量的重要。"母愛在兒童的性格形成和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是兒童性格健康發展的必要條件。紐頓(newton)在1950年調查了100位自己哺乳的母親,發現凡是持積極態度的母親,以后自己哺乳有74%取得良好效果;凡是持消極態度的母親,以后自己哺乳取得良好效果的只有24%。缺乏母愛的兒童會形成不合群、孤僻、任性和情緒反應冷漠等不良性格特征。
父親對兒童在性別角色發展上起著重要作用。父親為男孩提供模仿同化的榜樣,為女孩提供與異性成人交往的機會。幼年沒有與父親接觸過的兒童,在性別的社會化方面,往往是不完全的。
-
學會說“人話”并不簡單人和人在一起交往的時候,其實并不是那么簡單的,而且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在說話之間也會存在一些很多的小技巧的,那么如果是說
-
警惕孩子的蛋殼心理小孩子的心里也是特別的脆弱的,尤其是孩子也是父母的心頭肉,含在嘴里怕化了,所以才會導致孩子養成了一種特別脆弱的一些心理現
-
你是孩子心目中理想父母嗎很多電視上都是演著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系,感覺是特別的密切的。當看到電視上這一幕的時候,大家是不是感覺特別的羨慕,而且也是
-
男人生理期的一些表現我們在生活中都知道很多女性都會來月經的,而且這就是大家說的大姨媽,可是對于男性來說,其實男性也是有生理期間的,每一段時間
-
如何擺脫負面情緒 推薦四種有效方法生活中不少人會產生負面情緒,負面情緒不僅會影響到人體的健康,也會影響到生活的質量,更會影響到工作的效率,因此如果出現負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