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關于成長的煩惱
調查從個人與類群角度,將當代青少年的思想道德需求現狀,界定在物質與生存、思想與精神、親情與公共倫理三個日常生活層面上。
【有關壓力】
八成學生為升學苦惱78.7%的上海青少年主要煩惱與壓力仍集中在學習上,其中認為有“很大”壓力的為22.1%?鄲烙趯W習的青少年主要集中在14-17歲,升學壓力仍是造成學生學習壓力的主因。位居青少年煩惱和壓力第二和第三位的分別是對個人經濟狀況和家人生存狀況的煩惱。
【有關心理健康】
僅半數人維持在正常水平
上海青少年群體中24.7%的人存在心理不健康現象,21.1%存在一定的情緒障礙,僅有55.2%的人心理健康維持在正常水平,其整體水平低于中國成年人群體。這其中,心理健康的主要威脅因素仍是來自學習上的壓力,青少年群體中存在年齡越大、壓力越大、心理健康自我評估越低的情況。
【有關家庭】
獨生子女反感父母太關心93.8%的上海青少年對自己的家庭生活感到滿意,與父母的關系較為融洽。而在對家庭生活不滿意的青少年中,獨生子女不滿的比例要高于非獨生子女,其中17.7%的不滿意者反感于“父母過度關心”。值得注意的是,在對青少年與父母發生沖突時的解決辦法中,有1/4的青少年采取了“陽奉陰違”的態度,這對青少年健康人格的養成極為不利。
【有關師生關系】
1/5學生怕得罪老師
在學校生活中,師生關系融洽而不親密,超過1/4的青少年對老師持敬而遠之的態度。有26.9%的青少年認為自己與老師的關系“不冷不熱”,在不給老師提意見的青少年中,48.3%的人是“為了給老師留面子”,更有20.2%則是因為“怕得罪老師”。對老師職責的定位上,青少年的選擇仍帶有很強的功利色彩,1/5的學生在希望老師培養學生方面承擔的責任上選擇了“考上好學校”。
【有關就業選擇】
想當白領甚于當教授
對青少年未來職業的調查表明,選擇當教授的比例僅有1.4%。在相對集中的選擇中,當代青少年青睞的是收入高、專業性強的白領工作。大學教授和運動員都是選擇比例最低的職業之一,只有環衛工人和護士排在其后,僅有0.4%和0.8%的比例,是選擇率最低的職業。
【有關人生價值】
“貢獻”飆升至第三
青少年對人生價值的選擇則體現出過于理性的實用傾向,22.9%的學生選擇了“才能”,21.5%的選擇了“品德”,與以往的選擇換了位。而選擇“貢獻”的比例達到了第三位,相比以往的調查上移了好幾位,表現出青少年社會責任心上揚的趨勢。
【有關成功途徑】
首選能力不忘運氣、關系
對“成功途徑的認識”方面,56.5%的青少年選擇了依靠自己的知識能力獲得成功,但同時,認同“運氣”、“關系”乃至“金錢”的比例也超過了1/4,這種情況更說明對青少年進行日常倫理規范的教育與進一步改變社會風氣的緊迫性。
-
學會說“人話”并不簡單人和人在一起交往的時候,其實并不是那么簡單的,而且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在說話之間也會存在一些很多的小技巧的,那么如果是說
-
警惕孩子的蛋殼心理小孩子的心里也是特別的脆弱的,尤其是孩子也是父母的心頭肉,含在嘴里怕化了,所以才會導致孩子養成了一種特別脆弱的一些心理現
-
你是孩子心目中理想父母嗎很多電視上都是演著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系,感覺是特別的密切的。當看到電視上這一幕的時候,大家是不是感覺特別的羨慕,而且也是
-
男人生理期的一些表現我們在生活中都知道很多女性都會來月經的,而且這就是大家說的大姨媽,可是對于男性來說,其實男性也是有生理期間的,每一段時間
-
如何擺脫負面情緒 推薦四種有效方法生活中不少人會產生負面情緒,負面情緒不僅會影響到人體的健康,也會影響到生活的質量,更會影響到工作的效率,因此如果出現負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