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代教育發展概況
1903年,美國心理學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學》,這是西方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學”命名的專著。1913-1914年,此書又發展成三大卷《教育心理大綱》。桑代克從“人是一個生物的存在”這個角度建立自己的教育心理學體系,將教育心理學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講人類的本性;第二部分講學習心理;第三部分講個別差異及其原因。這一著作奠定了教育心理學發展的基礎。西方教育心理學的名稱和體系由此確立,一直影響了美國此后的30年。但是,這一時期的著作內容多是以普通心理學的原理解釋實際的教育問題,主要是一些有關學習的資料。
1868年,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對象》,對當時的心理學發展作了總結,烏申斯基被稱為“俄羅斯教育心理學的奠基人”。1877年,教育學家和心理學家卡列杰夫出版了俄國第一本《教育心理學》。這時期,俄國教育心理學也大都是用普通心理學研究中獲得的資料去解釋學校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還沒有自成體系的教育心理學。響并改變了教育心理學的內容。
學習理論是這一時期主要研究領域,20年代以后,行為主義強調心理學的客觀性,重視實驗研究,在動物與人的學習的研究上,取得了顯赫的成果,并形成了許多派別。這些理論和派別之爭也反映在教育心理學之中。行為主義通過客觀實驗,用動物與兒童的比較簡單的心理過程,推測人類高級的學習過程,對實際課堂教學情境中的學習研究較少,解釋不了教育實踐中的深層問題。
杜威以實用主義為基礎,實行“從做中學”的教學,對教育產生了相當深遠的影響,成為進步教育的帶路人。這一時期美國出版的教育心理學教科書及教育心理文選之類的書籍多達上百種,但由于沒有統一的理論指導,版本種類繁多,體系五花八門。
20世紀30年代,蘇聯教育心理學的發展,在理論觀點的探討方面做了許多工作。維果斯基在《教育心理學》一書中,主張必須把教育心理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的分支來進行研究,反對把普通心理學的成果移人教育心理學,他強調教育與教學在兒童發展中的主導作用,并提出了“文化發展論”和“內化說”。布隆斯基和魯賓斯坦等人也都提出了各自的觀點,這些思想為蘇聯教育心理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從40年代到50年代末,蘇聯教育心理學重視結合教學與教育實際進行綜合性的研究,學科心理學獲得了大量的成果。
這一時期,蘇聯教育心理學家們以馬列主義哲學作為指導教育心理學的理論基礎,反對機械地把動物學習的研究搬用到人類情境中,反對生搬硬套某些教條,但對西方教育心理學和學習心理學進行全面否定,包括對心理測驗作全盤否定,這是不合適的。
20世紀初,我國出現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學著作是1908年由房東岳譯、日本小原又一著的《教育實用心理學》。1924年廖世承編寫了我國第一本《教育心理學》教科書,此后。又出現了幾本翻譯介紹和自己編寫的教育心理學書。某些學者結合我國的實際對學科心理、教育與心理測驗進行了一定的科學研究,但研究問題的方法和觀點,大都模仿西方,沒有自己的理論體系。因此,建國前我國教育心理學的基礎是比較薄弱的。
-
學會說“人話”并不簡單人和人在一起交往的時候,其實并不是那么簡單的,而且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在說話之間也會存在一些很多的小技巧的,那么如果是說
-
警惕孩子的蛋殼心理小孩子的心里也是特別的脆弱的,尤其是孩子也是父母的心頭肉,含在嘴里怕化了,所以才會導致孩子養成了一種特別脆弱的一些心理現
-
你是孩子心目中理想父母嗎很多電視上都是演著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系,感覺是特別的密切的。當看到電視上這一幕的時候,大家是不是感覺特別的羨慕,而且也是
-
男人生理期的一些表現我們在生活中都知道很多女性都會來月經的,而且這就是大家說的大姨媽,可是對于男性來說,其實男性也是有生理期間的,每一段時間
-
如何擺脫負面情緒 推薦四種有效方法生活中不少人會產生負面情緒,負面情緒不僅會影響到人體的健康,也會影響到生活的質量,更會影響到工作的效率,因此如果出現負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