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殘疾”下的歧視比肢體殘疾更可怕
昨天,民間公益組織衡平機構發布了國內首個《殘疾人乘機狀況調查報告》。報告顯示,全國24家航空公司普遍以未提前告知、未提供相關醫療證明等拒載殘疾人。過半航空公司還稱,如果殘疾人引起其他乘客不適或反感時,可拒載殘疾人。(華龍網)
這樣的行業霸道,不僅非法,更折射出銅臭熏陶下的“心理殘疾”的丑陋。
我國《殘疾人航空運輸辦法(試行)》,并不要求所有殘疾人都提前告知,只規定的兩種特定類型的殘疾人外,其他殘疾人乘機均不需要提供醫療證明。而航空公司因殘疾人“有可能引起其他乘客不適或反感”而拒絕承運,是《辦法》明確禁止的歧視殘疾人的行為。
再過一個月,就是第21個世界殘疾人日,世界上許多國家的人們在積極改善殘疾人的出行條件、增加他們的就業機會及扶助困難殘疾人而努力的大趨勢下。國內這么多的航空公司,不僅沒有社會責任感,而且無視有關法律要求對待殘疾人,實在是匪夷所思。他們要做的是積極改善條件,為身患殘疾的旅客提供更多的便利才是!
殘疾人無疑是悲哀的,命運對他們的不公,理應感受到社會帶來的溫暖,這是一個健全社會必須得,因此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會以法律的這種約束人們行為的方式,給殘疾人關愛和照顧。但是國內這么多的航空公司為什么還冒天下之大不韙?以其他乘客不適或反感時,拒載殘疾人不是理由,是航空公司逐利下的“心理殘疾”的體現,是一種強奸民意謀取私利的野蠻行為。
歧視殘疾人現象,在我們的社會還沒有根本消除,甚至一些法律規定的東西也形同虛設,這導致了本來就艱難生存的殘疾人更為艱難。據了解我國各類殘疾人有八千萬之眾,他們并不全是社會的包袱,他們中有張海迪這樣的自強不息的民族楷模,更多的人是在社會幫助下自食其力。如果我們還是對他們處處刁難,處處歧視,而沒有人去體現愛心和關懷,這就是一種社會心理的殘疾,其結果是導致社會冷漠。
關愛殘疾人,當然需要投入和建設,但是能讓他們享受到基本的正常待遇,對國內殘疾人來說就是一種莫大的幸福,當我們全方位走向世界、追趕世界的同時,又同時和世界慣例背道而馳,這種冷幽默,折射了國人唯利是圖的心理殘疾,已經到了需要矯正的的時候了。
-
學會說“人話”并不簡單人和人在一起交往的時候,其實并不是那么簡單的,而且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在說話之間也會存在一些很多的小技巧的,那么如果是說
-
警惕孩子的蛋殼心理小孩子的心里也是特別的脆弱的,尤其是孩子也是父母的心頭肉,含在嘴里怕化了,所以才會導致孩子養成了一種特別脆弱的一些心理現
-
你是孩子心目中理想父母嗎很多電視上都是演著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系,感覺是特別的密切的。當看到電視上這一幕的時候,大家是不是感覺特別的羨慕,而且也是
-
男人生理期的一些表現我們在生活中都知道很多女性都會來月經的,而且這就是大家說的大姨媽,可是對于男性來說,其實男性也是有生理期間的,每一段時間
-
如何擺脫負面情緒 推薦四種有效方法生活中不少人會產生負面情緒,負面情緒不僅會影響到人體的健康,也會影響到生活的質量,更會影響到工作的效率,因此如果出現負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