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生雙胞胎的背后是令人擔憂的從眾心理
“女兒從網上購買了"多仔丸",說吃了能生雙胞胎,我很擔心。可她不聽勸,還說周圍有同學吃了生的都是雙胞胎。”11月30日上午,家住海宮社區的楊女士對記者說起了自己的擔憂。據專家介紹,“多仔丸”學名克羅米芬,是一種促進排卵的處方類藥物,屬于激素類,其正常的用途和使用對象是患有不孕癥婦女中有排卵障礙或不排卵,以及因月經不調導致不孕的少數人群。臨床研究表明,正常的育齡婦女如果濫用“克羅米芬”會產生不良影響。 (12月5日《淮北晨刊》)
什么是從眾?路經街頭,看見許多人圍在一起,中間擺放著一些藥材,大家議論紛紛,這個說這藥材是寶,能治百病,那個說他家人的癌癥就靠這藥治好了。于是,人愈聚愈多,不一會兒,藥材就賣光了。這,就是從眾。
從眾是一種比較普遍的社會心理和行為現象。美國心理學家所羅門·阿希曾進行過一個從眾心理實驗,結果在測試人群中僅有1/4至1/3的被試者沒有發生過從眾行為,保持了獨立性。
通俗地說,從眾就是“人云亦云”。結婚沒多久的小張和小郭夫婦正是如此。他們只是聽說吃了“多仔丸”能生雙胞胎,而在對其藥性根本不了解的情況下,就準備去買來試試。既愚昧,也可笑。
其實,從眾不可怕,可怕的是盲目、麻木地從眾。這就如同羚羊的集體跳崖。話說一群羚羊在懸崖邊吃草,一只羚羊失足掉下懸崖,其他的羚羊見了,竟然不顧一切也往下跳。這不是個笑話,是真實的事件。因為羚羊逃生的時候都是大伙一起,所以長期以來形成了一種慣性,那就是看見同伴做什么,也都跟隨著做,不管對錯。
事實上,從眾并不是一無是處。譬如在榜樣的樹立、規則的制定和執行、文化的繼承和發揚等方面,從眾就會起到很多積極的作用。
從眾,是一種心理現象,也是一種生活態度。與其總是無所顧忌的“隨大流”、“人云亦云”,倒不如多一些獨立思考的精神,活出真實的自己。不能因為社會上刮起了一股生雙胞胎的邪風,所有的人就都要跟著買“多仔丸”。如果真是那樣,到頭來只會害了自己,連累家人。
-
學會說“人話”并不簡單人和人在一起交往的時候,其實并不是那么簡單的,而且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在說話之間也會存在一些很多的小技巧的,那么如果是說
-
警惕孩子的蛋殼心理小孩子的心里也是特別的脆弱的,尤其是孩子也是父母的心頭肉,含在嘴里怕化了,所以才會導致孩子養成了一種特別脆弱的一些心理現
-
你是孩子心目中理想父母嗎很多電視上都是演著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系,感覺是特別的密切的。當看到電視上這一幕的時候,大家是不是感覺特別的羨慕,而且也是
-
男人生理期的一些表現我們在生活中都知道很多女性都會來月經的,而且這就是大家說的大姨媽,可是對于男性來說,其實男性也是有生理期間的,每一段時間
-
如何擺脫負面情緒 推薦四種有效方法生活中不少人會產生負面情緒,負面情緒不僅會影響到人體的健康,也會影響到生活的質量,更會影響到工作的效率,因此如果出現負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