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涉毒 “物質成癮傾向”升級
明星涉毒好像已經成為了娛樂圈一種屢禁不止的怪象,怎么都無法根除,前有張元、滿文軍、孫興、含笑等人吸毒被抓,近有張國立之子張默涉毒被拘留。2012年的娛樂圈開年就因為毒品而如臨大敵。
涉毒明星特點:成名年齡早 事業處低潮
明星吸毒的深層原因是什么呢?探究他們吸毒的內外動因,發現有著驚人相似的共性。
這些明星都是“小小年紀”便“爆紅”娛樂圈。蔡裴琳16歲、羅琦18歲便在娛樂圈闖出名堂;莫少聰、滿文軍、高明駿則皆以單曲或首張專輯一炮而紅,且成名時,年齡都是20歲出頭;30歲出名的謝東已經算“老”的了。
這些吸毒明星在被曝吸毒時,均有個特性,即當時都處在事業不溫不火的時期,有的甚至快被公眾遺忘。
如莫少聰自1995年之后,就一直處于事業低潮,至今已有16年。記者統計明星吸毒案件發現,40歲以上明星占到七成以上。
針對娛樂圈40歲以上吸毒現象,公安大學王大偉教授分析認為,按照藝術規律,40歲以上是創作的成熟期,對作家、導演來講特別如此。
如果一名導演在40歲之后陷入迷茫,就會產生焦躁情緒,這種情緒如果得不到及時糾正,當他遇到毒品的誘惑時,就很難抵抗。
壓力大于女性 男性吸毒多
從被曝光的明星吸毒案件看,男明星的數量遠遠高于女明星,對此,王大偉認為,男明星的壓力更大是造成這一結果的主要原因。
女明星落寞之后,還能在家相夫教子,可男明星如果不能找到更好的出路,其經濟壓力、社會壓力、心理壓力會更大。
歌手含笑的例子就很說明問題:2002年5月27日,含笑向銀行貸款30.08萬元用于購買轎車。此后,含笑未能按時還款被銀行起訴。
“面對這樣的壓力,如果明星自己不能很好地處理,很可能用吸毒麻痹自己。”王大偉說。
心理專家開處方:克服“物質成癮傾向”
四川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院長、教育和心理專家游永恒認為,大部分名人、演員平時壓力很大,容易導致他們通過毒品來獲得心理上的放松。這類壓力特別大的人,都容易產生“物質成癮傾向”。
他認為,對名人來說,可以從以下方面治療:
第一,要正確對待名利,隨時保持淡定。
第二,正確緩解心理壓力。因為吸毒的人往往是愛好少,當遇到壓力時,要選擇積極方式應對,比如體育鍛煉、看書、繪畫、練書法等。
第三,越是名人,越要健康交友,敢于和不健康的圈子和朋友說“不”。
第四,一旦吸食毒品,要主動尋求親人和周圍朋友的幫助,通過心理咨詢,從心理和藥物上治療。
社會專家:心理落差大是根本
結合這些明星的共性,不難分析出,心理落差大是他們吸毒的深層原因。
北京大學社會系主任謝立中表示,明星圈有別于普通群體,他們有著特殊的生活環境和不同常人的價值觀。在其事業高峰期,每天聚焦在公眾的目光之下,在社會上所獲得的優越感非常強。一旦過了紅火期,不能再生活在焦點之下了,心里自然就會有落差。
因此,當他們與能刺激神經、打發時間的毒品接觸時,就會很容易迷失在其中。
-
學會說“人話”并不簡單人和人在一起交往的時候,其實并不是那么簡單的,而且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在說話之間也會存在一些很多的小技巧的,那么如果是說
-
警惕孩子的蛋殼心理小孩子的心里也是特別的脆弱的,尤其是孩子也是父母的心頭肉,含在嘴里怕化了,所以才會導致孩子養成了一種特別脆弱的一些心理現
-
你是孩子心目中理想父母嗎很多電視上都是演著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系,感覺是特別的密切的。當看到電視上這一幕的時候,大家是不是感覺特別的羨慕,而且也是
-
男人生理期的一些表現我們在生活中都知道很多女性都會來月經的,而且這就是大家說的大姨媽,可是對于男性來說,其實男性也是有生理期間的,每一段時間
-
如何擺脫負面情緒 推薦四種有效方法生活中不少人會產生負面情緒,負面情緒不僅會影響到人體的健康,也會影響到生活的質量,更會影響到工作的效率,因此如果出現負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