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貝娜的離去提醒女人重視身心健康
姚貝娜的去世不僅僅是娛樂圈的損失,更是她的貝粉們的悲痛,不管是新浪微博還是微信朋友圈,又或者是騰訊空間等等都散發著對于她去世的哀悼。年僅33歲的她,美麗可人,優雅大方,氣質不凡,中國好聲音的優秀學員,就連那英老師都覺得萬分可惜,一時間紅遍了大江南北,但是她始終過不了紅顏劫,在這青春的日子里離我們悄然而世,到底是什么原因呢。這個時候的她已經是名利雙收了,為何偏偏這個時候離開了我們?作為同和她一樣的女性同胞,我們要學會愛惜自己。
現在乳腺癌的人很多,一般的說法可能與環境的惡化、食物的轉基因有關,非自然的這些食物在給人們一些負面的影響。乳房是女性非常重要的性征之一,也是最重要的外顯特征。
女性,現在很多都在忙于事業,拼命在事業上證明自己,而忽視了在身體上對自己的關注,過度的使用身體。每個人身上都有癌細胞,當邪壓不壓正的時候,癌癥就會顯現出來,尤其是情緒上的影響,會促發癌癥的發生。有科學現實,女性在癌癥前兩年,通常會有一個重大的心理事件發生過。
從身體層面來說,女性應該更愛自己。在中國有一種性別不認同:自己是一個女性,這也是癌癥的形成早因。墮胎、中斷補孕激素,也會導致能量的淤積。曾經接觸過一些相關的公益組織,發現其中有一些是和原生家庭有關。像海靈格的說法:我寧愿死也不愿接受你,這個是對于媽媽說的。這句話可能對于姚貝娜來說太過激了。看姚貝娜的微博,她經常會熬夜、睡眠很晚的消息,她的癌癥其實更多的應該是和她本身的抵抗力、對于身體的維護度有關。
似乎我們更用道家的方法去幫助女性更加的去覺察自己、愛到自己。讓自己為擁有乳房、子宮、卵巢而驕傲,為生為女性而驕傲,也更懂得去滋養自己。
我們不一定非要去發展那么強大的陽性能量,去跟男人們拼事業!當然也不是說我們不要有事業心,我們需要成為自己,讓自己像花一樣綻放。但是我們能不能愛自己一些、對自己好一些呢?只有足夠的愛自己,照顧好自己,才有可能去幫助更多的人,去滋養。
如果我們連自己都照顧不好,那我們更沒有資格去講利益眾生。前幾天我剛上完一個繪畫治療的工作坊,幫大家畫出覺得身體某個器官的圖案的時候,很多人真的是哭成一片,大家都在說對不起,請原諒,謝謝你,我愛你。真心懺悔的時候,全場哭成一片,可想而知我們平時怎么樣?沒有對我們身體有足夠多的關照,我們只是在利用他。
姚貝娜非常的不簡單,她患上乳癌,缺了乳房還能那么豁達地來面對世界,我覺得非常的棒,她非常的棒。她也許用她的離開,在表達告訴還活著的女性們深愛自己的身體。如果連自己的身體都不愛,又怎么能夠去愛別人呢?
愛自己,從寵愛自己的身體開始,跟身體連接,允許身體所有的感覺我們面前去呈現、去表達。疾病其實是個通訊員,他只是想告訴你一些信息,如果你能夠收到的信息,它也就完成自己的使命,也許它會神奇般的痊愈。如果我們不去注意傾聽這個通訊員的聲音,那它就會一直存在,用更強烈的方式來提醒我們,讓我們去聽見身體的聲音。
不僅如此,自古以來,但凡患有重大疾病的人也都有神奇的治療效果,比如醫生經常跟病人溝通聊天說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樂觀的去面對自己的病情。如果注定的結局改變不了,為何不在這剩下的美好時光里好好享受呢。此時此刻的你或許在跟病魔做斗爭,畢竟身邊有最愛你的家人朋友,他們比你更加愛護你的生命,所以,我們要把自己的身體視如珍寶的去愛惜,這樣才不會辜負家人朋友的關愛,當然,也是在人生中給自己的一個交代!
-
適度快樂的人比高度快樂的剛健康美國的最新研究發現,居安思危、適度快樂的人往往比滿于現狀、高度快樂的人學歷更高、更富有,甚至更健康。
-
命運就是心理的強迫性重復每個人在他成長的過程中,都發展出了一整套保護自己的措施。這些措施可以是成熟的、強大的,也可以說是不成熟的、脆弱的。
-
輕松趕走壓力的妙招每個人都不希望自己壓力太大,在我們生活中很多人都想辦法去趕走減壓力,那么我們要怎么樣才能看到自己的心理壓力呢,其實這些妙
-
國人的幸福都是這樣被盜走的現在很多國人都感覺自己并不是非常的幸福,但是其實隨著我們現在經濟的增長,國人是應該可以感覺到幸福快樂的,那麼是什么盜走了
-
要獲得快樂 對欲望說不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可以一直有快樂,但與此同時很多人都非常的有欲望,一個特別有欲望的人是很難獲得快樂的,因為她們對于什么事情